斑鸠菊注射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40126/4333202.html

暑假期间,别让孩子光玩耍忘记了学习哦,不妨来学学咱们大中华的精粹——成语。今天给大家罗列50个孩子必学的成语,方便孩子运用在作文写作中,快快搬好小板凳,我们的成语课堂开始啦!~

1.安然无恙

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得知他安然无恙的消息,我总算松了一口气。2.爱不释手

因喜爱某物而舍不得放下。

清·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小暑日,王叔眉学博自武林归,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儿起坐桃笙上,爱不释手。”

这本书太好看了,让我爱不释手。3.爱憎分明

指爱什么、恨什么的态度和立场非常鲜明。

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他一向爱憎分明,光明磊落。4.爱屋及乌

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尚书大传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孔丛子连丛子下》:“若夫顾其遗嗣,得与群臣同受厫福,此乃陛下爱屋及乌,惠下之道。”

我很喜欢这位作家,爱屋及乌,他推荐的作品我都有收藏。5.跋山涉水

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我们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就是为了见到这美丽的雪山。6.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你可别在他面前班门弄斧,他是画画高手。7.半斤八两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他和小红半斤八两,都让人不省心。8.不耻下问

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他遇到问题不耻下问,这值得我们学习。9.不可思议

原为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你居然这么快就走出了迷宫,简直太不可思议了!10.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这位科学家怀着赤子之心,带着研究成果回到了祖国。11.称心如意

适合心意,愿望能得到满足。

宋·朱敦儒《樵歌·感皇恩》:“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生活中不是所有事都能称心如意的。12.触目惊心

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也作怵目惊心。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这则新闻里的事故照片让人看得触目惊心!13.丢三落四

形容马虎健忘;顾此失彼。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俗话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不齐全。”

她历来办事马虎,常常丢三落四。14.答非所问

回答的并不是所问的事情。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作稀罕儿?’”

小明没认真听讲,对老师的问题答非所问。15.耳目一新

听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鲜。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

《魏书·河南王传》:“齐人爱咏;咸日耳目更新”。

这部作品很有创意,令人耳目一新。16.二话不说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见到有人受伤,他二话不说打了急救电话。17.奋发图强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做任何事不要懒惰,要奋发图强才能成功。18.风调雨顺

调:调和;配合得均匀合适;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及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

《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今年风调雨顺,庄稼都长得很好。19.根深蒂固

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

先秦·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这个想法已经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了,谁也没办法改变。20.刚正不阿

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我爸爸是个铁面无私的好警察。21.孤注一掷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宋·辛弃疾《九议》:“于是乎‘为国生事’之说起焉,‘孤注一掷’之喻出焉。”

就剩这一个办法了,他决定孤注一掷拼拼运气。22.感慨万千

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孙玉厚坐在这里,心里忍不住感慨万千。”

看着眼前损毁的建筑,他感慨万千。23.骇人听闻

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昨晚我们小区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24.后起之秀

秀:特异;优秀。指从后辈中成长起来优秀人物。

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韶令之致。”

我们班主任是学校的后起之秀,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25.豁然开朗

原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晋陶潜《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后用以比喻顿时明白或领悟过来。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读完这本书,我豁然开朗。26.今非昔比

昔:过去;从前。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非常大。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的老家已经今非昔比了。27.记忆犹新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那次我们在游乐场玩得很开心,我至今记忆犹新。28.家喻户晓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都清楚;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孙杨是位家喻户晓的运动员。29.见异思迁

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异:不同的。迁:改变。

《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他总是见异思迁,常常被新鲜事物所迷惑。30.斤斤计较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诗经周颂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别为小事斤斤计较,这样会伤了朋友之间的友谊。31.刻舟求剑

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做事不能刻舟求剑。32.扣人心弦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33.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别看他表面上理直气壮,其实很心虚。34.茅塞顿开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您的建议让我茅塞顿开,我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了。35.美不胜收

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

这里风景迷人,美不胜收。36.名列前茅

名:名次;前茅:春秋时楚国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拿着走在队伍的前面;作为报警的信号;故称“前茅”。比喻名次挂在前面。多指考试或竞赛等。

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小亮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我要向他学习。37.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明·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父母总是默默无闻地付出,为我们的成长搭桥铺路。38.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他居然输了这场比赛,简直难以置信。39.千姿百态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公园里鲜花盛开,千姿百态,美丽极了。40.巧妙绝伦

伦:类,辈;绝伦:独一无二。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这幅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真是巧妙绝伦啊!41.轻而易举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大力士轻而易举地搬起那块大石头。42.忍俊不禁

忍俊:原指抑制锋芒外露;后指含笑。禁:止。不能克制自己;忍不住发笑。

唐·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荣颇切。”

小外甥滑稽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43.赏心悦目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农场里的木芙蓉开了,共引为悦目赏心的乐事。”

这里风景如画,令人赏心悦目!44.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经过一番调查,这个案件终于水落石出了。45.叹为观止

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的。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魔术师精彩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46.完璧归赵

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完:完整无损;璧:宝玉;赵:赵国。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请放心,我借你的东西一定会“完璧归赵”的。47.亡羊补牢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学习中的遗漏因及时补充,亡羊补牢,为时不晚。48.喜出望外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宋·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收到爸爸送的礼物,我喜出望外。49.小心翼翼

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为了不吵醒睡着的小宝宝,妈妈小心翼翼地走出房间。50.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小明胸有成竹地说:“这次考试我一定得满分!”

延伸阅读

一本畅销十几年的童书教会孩子的10件事

在卡梅拉的故事中与15幅名画相遇

被众多老师推荐的《卡梅拉》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知识点!

好书推荐

边玩边学

再也不用担心宝宝的成语问题啦!

《成语捉迷藏》共四册,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成语,绘制成一幅幅童趣满溢的精美彩图,将捉迷藏、走迷宫、找不同、填色、贴纸等有趣的智力游戏与其巧妙地结合,孩子们可以一边学成语、用成语,一边发挥想象力,开动脑筋完成游戏设定的任务目标。

好看好玩激发潜能提高专注培养自信

四册分别包含:

学习生活篇

为人处世篇

智慧谋略篇

道德养成篇

每本有个生动有趣的物品藏起来等着孩子去寻找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zp/7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