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美不美?

那还用说么!身为后蜀皇妃的她定有倾世容颜!

但,更美的是她在昭化写下的半首《采桑子》

距今年前的某一天,昭化西南牛头山蜿蜒而下的古蜀道上,响起了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还有一名女子的呜咽声。这名女子被一队官兵押解着,神情悲戚,如水的眼眸里盛满了愁楚与痛惜。这名落魄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五代后蜀嗣主孟昶之妃花蕊夫人。堂堂一国之宠妃,因为国君的无能,丧失山河故土,沦落到如此田地,令人扼腕叹息。更令人扼腕的是,大宋皇帝赵匡胤下令将他们夫妇分开,她的夫君孟昶被押送走水路,出夔门去汴京(开封),她则被押送出剑门去汴京。

在行至葭萌关(今广元市昭化镇),驻扎在葭萌驿,花蕊夫人在关押她的房间里满眼空茫,忽然听到杜鹃的叫声,她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绪,站起身来,提笔蘸墨,在墙壁上书写下《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

离恨绵绵:

春日初年,

马上时时闻杜鹃……”

是啊,这杜鹃的叫声似曾相识,是她刚刚离开蜀道时听到过的。

今天,当我们再读起这首词时,仿佛看到当年那个神情忧郁的亡国妃,背负“亡国之痛”,怀揣一腔柔情,走完她传奇而悲情的一生。

●深得孟昶宠爱下令在成都遍植芙蓉只为醉红颜●

五代时期,被称为“花蕊夫人”的至少有三位,而且她们都花容月貌,才情出众,能诗善赋,五代至两宋的史料中散见着她们的记载。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号为花蕊夫人,南唐后主李煜有位宫人被称花蕊夫人(见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第三就是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

这第三个花蕊夫人,《能改斋漫录》说她是青城(今都江堰市)徐匡璋之女,故有“徐妃”之称;但也有人说她姓费。相传她出身歌妓,因长相甜美,花容月貌,所以被称为“花蕊夫人”。苏轼描写后蜀宫中夏夜纳凉的一首词中曾赞美她“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这位“花蕊夫人”深得孟昶宠爱,因为她喜欢木芙蓉,为了博得她的欢心,孟昶下令在成都城外沿城四十里,遍植芙蓉花。每当秋天芙蓉盛放时节,大片灿烂的花朵仿佛一朵朵祥云,美轮美奂,使得成都有“芙蓉城”别称之美名。

当然,花蕊夫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花瓶”,她的才情也可谓出色,不仅才华横溢,而且精于音律,擅长吟咏,酷爱填写宫词,留下了首之多。公元年后蜀灭亡后,她被押解到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叫她当面赋诗。她写下了这首深怀亡国之痛的不朽佳作: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宁无一个是男儿!”

●背负“亡国之痛”赵匡胤发兵蜀地她被掳入宋宫●

后蜀主孟昶晚期在政治上不作为,贪图享乐,以酒色为娱,听信臣子谗言,任用庸才,导致国力日益衰败,他却昏昏然度日。

公元年,赵匡胤在基本统一北方称帝后,发兵蜀地,势如破竹。蜀军迎敌,不料节节败退,正当孟昶不知道如何抵御强敌时,花蕊夫人建议他尽快招募精兵强将,重奖有功将领,并且派出太子玄喆为统帅,速赴剑门应援前军。但是不料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当孟昶接到前锋兵败消息,自知大势已去后,为了自保,也为了保全蜀中百姓,他选择了投降,踏上归宋之路。这年正月,由花蕊夫人伴夫同离成都去汴京(河南开封)受降。哪知赵匡胤早已垂涎花蕊夫人,于是命令将领押解孟昶从水路出发赶往汴京,将花蕊夫人押解着从陆路出发,北走剑门,令夫妇二人分道扬镳。

●押解途中留词“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宠爱偏”●

相传,她的随侍宫女袁茝不愿做亡国奴,途经剑门关时,趁军骑不备,投崖而死,使得花蕊夫人愈加伤心,行至葭萌驿歇憩时,她在驿站墙壁上写下了那首《采桑子》,只写了上阕。据说这首词没有下阕的原因是,她还没有来得及写出下阕,押送的官兵就催她上路了。

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首词是有下阕的:

三千宫女如花面,

妾最婵娟,

此去朝天,

只恐君王宠爱偏。

●香消玉殒谁怜传因私绘丈夫肖像供奉被赵匡胤赐死●

明代大才子四川杨慎在《升庵词品》中斥责这个下阕为“虚空架桥”、“词之鄙俚”为“狗尾续貂”。杨慎的话是有道理的,无论格调、情绪、还是用语,这个下阕都不可能是跟上阕相比,一个刚刚亡国被押解着的妃子,上阕还“离恨绵绵”,怎么可能马上就厚颜无耻地想着邀宠呢?

根据《宋宫十八朝》记载,赵匡胤曾召宰相赵普密议,欲立花蕊夫人为后,赵普反对,赵匡胤不得已断了这个念头,却愈发对花蕊夫人醉心不已。有传,后花蕊夫人因怀念孟昶,私绘孟昶肖像朝夕供奉,被赵匡胤发现而赐死,一代奇女子终香消玉殒。 

延伸阅读

花蕊夫人美貌非同寻常

“花蕊”一词是形容女子生得很美,“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在当时的中国,可能有把最顶尖的美女称为“花蕊”的时尚。

花蕊夫人的美貌因当时的记录工具不发达,未能记录下来。不过,既然她能冠以“花蕊”称号,就可以知道她的美貌非同寻常。从后人的记述里,人们也可以知道一点点比较具体的细节。比如,陶宗仪《辍耕录》说,“意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之翾轻也。”这个“翾”字,是“小飞”之态,可知花蕊夫人的形体是属于依人小鸟型。既然能如小鸟之飞,其身体之健康,体态之轻盈就可想见。后蜀主孟昶留下的诗句中,描写花蕊夫人躯体“冰肌玉骨”,玉骨,骨是看不见的,其实说的是“玉肤”,指白色玉润的皮肤,至于“冰肌”那就更是难得。

全能才女诗作是一绝

花蕊夫人是一位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全能型才女。她一方面是天赋很高的歌手,每逢蜀宫盛宴,夫人红牙按拍,檀板轻敲,声如流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方面也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烹饪高手。孟昶日日饮宴,觉得肴馔没有新意。花蕊夫人便别出心裁,用净白羊头以红姜煮之,紧紧卷起,用石头镇压,以酒腌制,使酒味入骨,然后切如纸薄,把来进御,风味无穷,号称“绯羊首”,又叫“酒骨糟”。孟昶每月初一必用素食,且喜食薯药,花蕊夫人便将薯药切片,莲粉拌匀,加用五味,清香扑鼻,味酥而脆,又洁白如银,望之如月,宫中称为“月一盘”。据说花蕊夫人在后蜀宫里花样翻新的新制肴馔,孟昶命御膳司刊列食单,多至百卷,每值御宴,更番迭进,每天都没有重味的。

最重要的是,花蕊夫人还是一位女诗人,其诗作堪称一绝。花蕊夫人自幼能作文作诗,尤长于宫词写作。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多篇,其中可靠者90余首。《全唐诗》将其著作权归属于孟昶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zp/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