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http://www.mxxshi.com/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0.23

农历:九月初七

庚子年霜降

识·霜降

“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秋天的脚步在加快,不知从何时起,红叶、黄叶已经开始渲染秋天,凉风阵阵中,秋天已经走入深处。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更意味着秋天的结束,漫长冬天的开始。

古人以为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所以就把初霜时的节气取名“霜降”,其实霜和露水一样,都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即为“霜降”。

在北方,此时节秋收已值尾声,而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正值三秋大忙。俗语说:“霜降见霜,谷米满仓。”人们相信,如果霜降这天有霜,来年就会有个好收成。

“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素索。此时草木黄落,蛰虫冬眠,万物寂然。唯有木芙蓉盛开,争奇斗艳,被称为“拒霜花”。苏轼亦叹:“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古代,人们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豺狼这类动物自霜降开始存储食物以过冬,并用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如同人间收获新谷,用以祭天,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草木枯黄的深秋之景,容易让人产生出感伤之情,感觉天地肃静,万物凄零。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期待来年的新生。

季末寒秋,天高云淡,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华大地处处流淌着深秋的重重色彩与凉凉寒意。伴随着这一季的壮美与萧瑟,民间会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事·霜降

[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

[吃鸭子]

闽南和我国台湾的民间在霜降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在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登高赏菊也是文人雅客在霜降时节必做的雅事之一。菊花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很多地方在这时都会举行菊花会,赏菊秋游,以此来表示对菊花的崇敬和喜爱之意。

节气文化源远流长,对于城市里的孩子而言,它神秘而又遥远。淼鑫哥哥伴随大家走过春秋与冬夏,与同学们一起感知自然四季,品味传统文化。寒秋,让我们一起再度出发,背负这一季的丰富与美好,色彩斑斓地进入下一个冬天。

“霜降”知多少

1.霜降是秋季的第几个节气?

A.第五个

B.第六个

2.古人以为霜是从天上降下来的,所以称之为“霜降”?

A.对

B.错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霜降节气的物候特征?

A.草木黄落凋零

B.木芙蓉开放

C.蛰虫准备冬眠

4.以下哪一句谚语与霜降节气无关?

A.霜降见霜,谷米满仓。

B.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C.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

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霜降节气的习俗?

A.吃柿子

B.拔萝卜

C.吃汤圆

参考答案:BABBC

图文

淼鑫哥哥话节气项目组录音

徐淼鑫责编

沈斌推送

学生发展中心鸣谢

部分文字出自《跟着太阳走一年》,感谢《跟着太阳走一年》的作者北仑区作家协会韩光智主席对本项目的支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pz/6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