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伊人,穿比基尼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
年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 1, 一本讲植物的书,很美很有趣,叫做《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这本书的第一个特点,重。 精装版本的页厚书,以我超市买苹果的经验,觉得它大概重5斤左右。 第二个特点,贵。 标价99元,相当于10斤苹果吧。 第三个特点,颜值高。 铜版纸印刷,手感顺滑之极。大量植物图片,颜色鲜艳,像素饱和,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让人眼前一亮。 一本无比漂亮的植物书,脸上长着苹果肌。 2, 这本漂亮书,实际上是一本理科书。 作者潘富俊,台湾人,植物是他的专业,文学是他的爱好,于是他将二者结合,搭建了一座文学里的植物殿堂,太厉害。 半世纪以来,他像植物世界的福尔摩斯,举着显微镜,把每一本古典文学书,都拽出来,细细盘查一番,提溜出植物的蛛丝马迹。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他把经典文学里的所有植物,统计制作成准确的表格和数字。 比如,他分析了全部首唐诗,得出如下结论:唐诗里的植物,种类有种,出现频率最高的植物,是柳树,有次,其次是竹,次,再次是松,次。 诸如此类表格,不下20个。 大哥,I服了You! 这种写法,感觉就像大学里,一个女生问一个男生,你为什么爱我呀?我们的理科作者潘富俊,推推眼镜,一本正经地说:“这个问题哦,因为我第一次遇见你,计算了一下心跳,每分钟有下。” 这种示爱的方式——一个植物学家对文学的示爱,虽然过于严谨。但,这也正是理科男“精准和严肃的浪漫”,另有一种让人怦然心动之美。让女孩子觉得,这个男生,踏实、可靠、认真,值得一嫁。 3, 这本书,从“大数据”入手,还得出了许多新鲜的“文学结论”。 我觉得最为震撼的,是关于《红楼梦》的一段分析。 这大约是史上第一次从“统计学”角度,对《红楼梦》作者的一次“鉴证实录”。作者的发现和推断,是这样的: 第一,植物的数量。 作者将《红楼梦》分成3个四十回,结果发现,第一个四十回出现的植物,有种,第二个四十回,有种,而第三个四十回,仅61种。 第二,植物的“质量”。 以统计学观点,植物种类、分布频率、每单元出现次数,在前两个40回之间,没有差异。但第三个40回,每一章回的平均植物数,数量骤减,且写作者对植物的熟悉程度,大为逊色。 作者由此证明,“真相只有一个”,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作者,并非一人。 这个证明角度,独辟蹊径,很精彩! 《红楼梦》生机蓬勃,曹雪芹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植物。没想到,植物们也悄悄证明了真正的红楼笔墨。 假的真不了,植物说。 作者潘富俊,植物学博士 4, 书里的植物“八卦”也挺多,挺好玩。 比如植物成语。 甘棠遗爱,源于对周王朝召公的颂扬; 薏苡明珠,寓颠倒黑白,好坏不分; 摽梅之候,指到了婚龄的男子; 田家紫荆,寓兄弟和睦相处; 椿萱并茂,寓父母身体健康; 那么,“枇杷门巷”呢,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啊,这边有同学举手回答。 对了,正确答案是,枇杷门巷原是唐朝名妓薛涛的住所,后来,这个词就成为妓院雅称…… 还有几个关于花的典故,也很有意思。 芍药,在古代被称为“将离”,情人间常常赠送芍药; 玫瑰,原指红色玉石,宋以后才专指植物; 芙蓉,你是不是常常搞不清,古代文学中,它有时指荷花,有时又似乎长在地上。是的,后者专指“木芙蓉”。比如《红楼梦》里的晴雯,就代表“木芙蓉”花。而曾经的网红鼻祖“芙蓉姐姐”,应该是一大朵荷花…… 还有关于海棠花的争论。 国人热爱牡丹,在古代,牡丹就是“花王”,芍药是“花相”。但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很爱海棠,常常为海棠被全体唐朝诗人冷落,感到强烈不满。他说: “可怜俗眼不知贵,空把容光照山谷。此花本出西南地,李杜无诗恨遗蜀。” 南宋的王十朋也说: “杜陵应恨未曾识,空向成都结草堂。” 陆游说得更狠: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 这口气,果然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贯气概,铿锵决绝。 5, 最后,以唐僧先生的名言结束本文吧,他说:“不要乱扔东西,砸不到人,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啊。” 我同意唐僧先生,花花草草是很重要啊。 没有花草,我们的诗词该多么寂寞,我们的情感,简直就是沙漠上的蜥蜴,而我们自己,就是干涸的沙漠本身了。 《草木缘情》,谢谢这本美丽的书,谢谢作者,谢谢所有的植物。它们以自身更迭,带来四季,带来风景和生命。 生活中,我们还是不要变成沙漠,那太干燥,太粗糙了。还是保留“蒹葭苍苍,在水一方”吧,这样,我们还可以在水边,晒着《诗经》里的太阳,欣赏《诗经》里的佳人。 最大的现代变故,无非是变成“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所谓伊人,穿比基尼”——啊,有美人,有花草,有春天,有爱意。 如果你愿意,《诗经》之美一直在,草木,也可缘情。 theend 上期文章 ▼ 小情诗 如果天气太好,就明天再哭 十年前,张艺谋这样评价林妙可的红裙子 浅水芳邻 原创|文艺|故事|小情歌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pz/6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散文芙蓉国里尽朝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