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教育那些事,我们问老师

《老师好》

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家好!这是我们的新栏目《老师好》。

在这里,我们探讨同一件事,如何让学习更有趣,让知识内化成孩子一生的能力。

栏目特别邀请了这样几位老师,虽然他们的身份不是爸妈,但日常就是跟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他们是曾在教育一线执教多年的老师,他们也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

我们仍然记录对话,你来找路。

这是糖果山邀请的第3位老师

圆蜗牛

廿二年儿童美术教师

在“圆蜗牛艺花园”里上最自然的美术课

著有《花草树木变魔术》等书

01

在西溪湿地上一堂最自然的美术课,

孩子们会有哪些不同的体验?

我这样跟着你在西溪湿地小转之后,初识了很多植物。孩子们第一次发现它们时,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圆蜗牛:最初,孩子们并不知道身边植物的诸多秘密与好玩之处,他们喜欢在石径上痛快奔跑(他们是多么渴望自由地飞呀)。

当我摸着紫薇光溜溜的树干请孩子观察有什么异样,有孩子发现枝头在颤动就会自然伸手摸摸玩玩。轻摸不过瘾,最后都会拼命摇晃树干。这是典型滴“自然缺失症”表现哇。秋天的湿地,水边满是盒子草,轻轻一捏,盒子打开,露出小药片似的种子,孩子们玩上瘾,亏得盒子草数量巨多不怕捏。

其实,只有把自己融入自然,才会如对待朋友一般友善。孩子们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盒子草图By春萍

没玩过翅果的小孩,只是惊奇于槭树果的样子,待我抛空表演之后,就会从此爱上收集各种翅果了。下一场纷纷扬扬的翅果雨,大自然总是多情浪漫。

▲第一次见到了翅果,还像孩子似的玩了次翅果雨

图By饭饭

▲第一次见到了木芙蓉的果实,毛绒绒的,爆开后像棉花球图By饭饭

带孩子们来西溪湿地做自然笔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圆蜗牛:九年前,我就开始在西溪湿地带孩子们玩自然艺术游戏了。而真正的自然笔记课程,是去年开始的。机缘巧合,年初识浙江山野的博物达人们,为我打开一扇真正的自然窗,于是就把前些年时断时续的自然笔记捡起;在“植物达人训练营”结业后,就有了一叠图文笔记。

湿地就在工作室的马路对面,所以开展自然笔记课程的条件得天独厚。

▲翻开圆圆老师在西溪湿地的自然笔记,不同植物勾勒地如此细致,恍若亲临现场绘By圆蜗牛

▲再翻开孩子的自然笔记,那股孩子气的认真劲还真是有趣

图By圆蜗牛

你带孩子们在西溪湿地做自然笔记,孩子的画本上又都是小篆,你还出版过手工书,你教的是什么课?

圆蜗牛:很久以前,我在小学校里做美术老师,现在自己的工作室也上美术课,所以,会有手工书,会和孩子们做家门口的自然笔记,也会研究汉字里的植物。

其实呢,是自然的综合的美术课,自然美育。

02

看看这位教了22年儿童美术的老师,

如何定义“一堂好的美术课”?

以你这么多年一线的教育经验来观察,自然博物与美术的融合,会给课堂带来什么变化?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变化?

圆蜗牛:是的。我一直在做综合美术课堂。大美术课程就是生活化的艺术课。不奢谈给孩子们带去什么改变,博物首先改变的是我,作为老师的视野。

“师法自然”、“观复”,对这些古语的理解因博物而加深。当我真正被一朵小小的碎米荠花而吸引,“一花一世界”才有了深刻的意义。

怎样的美术课才算是好的?

对于儿童来说,自然的熏陶,非立竿见影的教育,缓缓润泽,让好奇之心进阶到自我探索与主动表达,这才是我们美育老师应该追求的方向。

▲绘By圆蜗牛

你现在如何定义和实践“一堂好的美术课”?

圆蜗牛:不论哪种学科的课堂,好的大标准都是一致的。幼儿园一直有实践主题综合教学,目的在于让孩子综合有机地生长。

仅就小学阶段的美术课而言,我的课堂实践是:

低年级:充分满足孩童最后阶段的痛快涂鸦,不急急地灭了孩子独立表达的欲望。一旦孩子在“照猫画虎”的课堂获得虚假的成就感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不会自主地绘画表达了,一定要依赖模本范画才行。

中年级:孩子对客观世界不再混沌,10岁以后会自然生发出要画像的愿望,好的美术课就应该提供给他们具体的方法,如何把观察转化为纸上成果,此时不提升绘画表达能力,那到了成人也基本停留在这个水准了(大人朋友这就试一试,你随手画房子树木和花,是几岁时候的样子)。

高年级:开展大量的艺术欣赏课,如观展、实地艺术考察等,可以拓展孩子的艺术视野,为他们日后真正进入艺术殿堂准备好钥匙。

我那天看到一句话“音乐不是一节课,而是在音乐里浸染”。你从教育者的角度如何看待这句话?

圆蜗牛:美术也一样,是熏染。设置为一节课,只是为了切实有效地操作。然而,我们要明白,今天画出了一幅画,并不会马上提升艺术审美的能力,也不会迅速增长绘画技能。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人而非机器的艺术学习,就是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

我们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如果不能感受生而为人的不可思议,仅为考级获奖进而为了谋生那就不必浪费时间了。

我随手翻了下这位小同学的课堂画本,个人很欣赏这幅,虽然他画的还只是火柴人,但很有故事感。这是一种怎样的能力?

圆蜗牛:自主的内在的表达能力。自幼喜爱图画书,自由涂鸦发展而来。其实,每个小娃娃都有这样的神力,只不过很多娃娃中途被干扰了,这种神力就消失了。

▲你可以静下心来把自己带入孩子笔下的每一个场景,听他的故事图By圆蜗牛

03

如何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敏感度?

“一方自然”就是孩子的一方天地

我刚才听你提到“一方自然”?这个可以在社区就近观察么?

圆蜗牛:完全可以。哪怕在家里的阳台(养了植物)都可以开展一方自然的观察记录。

方法很简单,圈定一小块长有植物的区域(综合的、有层次分布那是最好,没有也无需强求,因为做一方自然的核心是提升个人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敏感度),准备一个空白本,一支笔,当然也可以完全用手机备忘录来做记录,依据个人的喜好而定。

从一周一次的定时观察做起,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收获颇丰,滋生出意想不到的观察课题来。只要行动,拒绝心动,哈哈。

▲一株水仙就是孩子眼里的自然,当他一天天盼望并见证着水仙的成长时,孩子的心里也同时埋下了一颗自然的种子,生根发芽

图By圆蜗牛

我听说你也参与营期里的自然笔记授课?这期间有什么触动到你的、与孩子之间的故事么?

圆蜗牛:夏令营里的故事有好多。印象深刻的说一二。

有两位六年级的大女孩,她们在营地会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找到一方秘密基地,几乎每天都会去那方小天地玩捞蝌蚪,捞起来放回去,乐此不疲。也许你会觉得她们好幼稚。可是,夏令营就是属于回归本性的天地,平日里忙于学业,一旦放归自然,人之初的本性尽显。

还有一个昆虫小达人,天天捉虫子,眼疾手快,几乎和昆虫同频。她因为对昆虫敏感又熟悉,凭记忆就能做出一则很有看头的自然笔记。

而有一群来自湘湖的小伙伴,个个都是林间小孩,有所发现就抓住博物达人问不停。

他们对大自然的爱深深感染了我,因此我就把夏令营的很多片段记录成画,我想未来有一天我会把这些片段画成故事和大家分享的。

▲孩子们的自然探秘小队,出发喽绘By圆蜗牛

什么才是孩子们需要的美术课/音乐课?

——

“对于孩子来说,

自然的熏陶,非立竿见影的教育,缓缓润泽,

让好奇之心进阶到自我探索与主动表达。

这种自主的、内在的表达能力,

其实,每个小娃娃都有,

只不过很多娃娃中途被干扰了,

这种神力就消失了。”

我们要做的是,

如何保护好孩子这颗神力的种子。

点击文章标题进入往期内容

第1位分享者王静

算完能力的收益,你就知道考分是个pì

第2位分享者刘一

项目式学习(PBL)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pz/6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