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原产中国。花、叶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之效。木芙蓉还是成都市市花,其花语为纤细之美,贞操,纯洁。

木芙蓉花

性味:辛,微苦,凉。

归经:归肺,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排脓。

主治:肺热咳嗽,吐血,目赤肿痛,崩漏,白带,腹泻,腹痛,痈肿,疮疖,毒蛇咬伤,水火烫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

使用注意:虚寒患者及孕妇禁服。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木芙蓉叶

夏、秋二季,剪下叶片,晒干。须经常复晒,存放干燥通风处。

性味:辛,平。

①《本草图经》:"味辛,平,无毒。"

②《纲目》:"微辛,平,无毒。"

归经:《玉揪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治痈疽焮肿,缠身蛇丹,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

①《本草图经》:"敷贴肿毒。"

②《滇南本草》:"可箍疮出头。"

③《纲目》:"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

④《玉楸药解》:"清风泄热,凉血消肿。"

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外用接骨。"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干品研末油调或熬膏。

选方

1、阳疮肿疡,根脚散漫:五倍子一两(微炒),生大黄四钱,秋芙蓉叶六钱。醋一钟入杓内熬滚,投药末搅匀,敷患上留顶,以纸盖之,干则以醋扫之。一方加寒食面五钱。阴疽以及皮色不变、脓肿无头者,不可敷。(《疡医大全》吴氏铁箍散)

2、阳疮红焮,收根束毒:芙蓉叶(秋采)六钱,榆面二两,生大黄五钱,皮硝一两。研细,葱汁、童便调敷留顶,不特收束根脚,初起敷之可消。(《疡医大全》芙蓉膏)

3、痈疽肿毒:重阳前取芙蓉叶(研末),端午前取苍耳(烧存性,研末)等分,蜜水调涂四围,其毒自不走散。(《简便良方》铁井阑)

4、缠身蛇丹:缠身蛇丹即带状疱疹。木芙蓉鲜叶,阴干研末,调米浆涂抹患处。(《福建中草药》)

5、汤火灼疮:油调荚蓉末敷。(《奇效良方》)

6、赤眼肿痛:芙蓉叶末,水和,贴太阳穴。(《飞鸿集》清凉膏)

7、小儿患锁喉:芙蓉叶捣汁,和鸡蛋煎成小块,贴囟门及肚脐。(《岭南采药录》)

8、久咳羸弱:九尖拒霜叶为末,以鱼鲊蘸食。(《世医·得效方》)

9、偏坠作痛:芙蓉叶、黄柏各二钱。为末,以木鳖子仁一个,磨醋调涂阴囊。(《简便单方》)

10、小儿惊风肚痛及急惊风:木芙蓉嫩叶,捣烂,和入鸡蛋煎熟作饼,贴儿脐上,冷则随换。(《岭南采药录》)

临床应用

1、局部化脓性感染:取木芙蓉叶、花晒干,研粉过筛,加凡士林调制成1:4软膏,外敷患处(已溃者敷四周);亦可制成纱条用作疮口引流。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治疗疖、痈、蜂窝织炎、乳腺炎、深部脓肿等外科感染,早期能消肿、止痛、促进吸收,中晚期可加速局限,破溃排脓。应用过程中未发现有中毒、局部皮炎或其他并发症。

2、烫伤:用木芙蓉叶1斤(鲜叶加倍),加凡士林2斤,文火煎熬至叶枯焦,过滤去渣,摊于消毒敷料上,或制成芙蓉叶膏纱布外敷,每日换药1次。治疗例,烫伤面积最小为1%,最大为30%,多数为Ⅰ~Ⅱ°。除少数患者由于感染等原因配合其他中草药及抗菌素治疗外,均单用外敷。治疗时间最短3天,最长68天。芙蓉膏对烫伤具有收敛作用,能促使创面渗出液吸收,分泌物减少;用药后局部凉爽舒适、能迅速止痛。创面愈合很少瘢痕,无副作用。

3、流行性腮腺炎:取芙蓉叶晒干粉碎,过80号筛,将细粉用鸡蛋清调匀,涂于油纸上,贴于患处,外用纱布覆盖固定。每日换药2次,直至肿消。经治16例,用药后平均2~3天体温降至正常,4~6天肿胀消退;并发睾丸炎3例,平均10天治愈。平均住院7.5天。

木芙蓉根

:苦,凉入肺、心、肝经

治痈肿,秃疮,臁疮,咳嗽气喘,妇女白带。

①《滇南本草图说》:"敷疮。"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目疾,补气,和血。女人白带症。"

③《岭南采药录》:"治乳痈,好酒煎服,即内消。"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解热毒,治臆疮及咳嗽气喘。"

孕妇禁服。《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鲜者1~2两。

附方

1、治吐血、子宫出血、火眼、疮肿、肺痈:芙蓉花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2、治痈疽肿毒:木芙蓉花、叶,丹皮。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3、治蛇头疔、天蛇毒:.鲜木芙蓉花二两,冬蜜五钱。捣烂敷,日换二至三次。(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4、治水烫伤:木芙蓉花晒干,研末,麻油调搽。(《湖南药物志》)

5、治灸疮不愈:芙蓉花研末敷。(《奇效良方》)

6、治虚痨咳嗽:芙蓉花二至四两,鹿衔草一两,黄糖二两,炖猪心肺服;无糖时加盐亦可。(《重庆草药》)

7、治经血不止:拒霜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用米次下二钱。(《妇人良方》)

食用价值:木芙蓉花亦可烧汤食,软滑爽口,花瓣与鸡肉一道可制成芙蓉花鸡片;与竹笋同煮可制成雪霞羹;与粳米一道可煮"芙蓉花粥";还可与面粉调合,放入油锅中炸,炸后与软骨煨汤等。

命名缘由: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称,又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木芙蓉开的花一日三变,故又名“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名“拒霜花”。

典故传说: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妩媚娇艳,还特爱花。有一年她去逛花市,在百花中她看到一丛丛一树树的芙蓉花如天上彩云滚滚而来,尤其喜欢。孟昶为讨爱妃欢心,还颁发诏令:在成都“城头尽种芙蓉,秋间盛开,蔚若锦绣。帝语‘群臣曰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就“四十里如锦绣”,广政十二年十月,孟昶的绿化城市工程大功告成,携花蕊夫人一同登上城楼,相依相隈观赏红艳数十里,灿若朝霞的成都木芙蓉花。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称。后来,后蜀灭亡,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赵匡胤掠入后宫。花蕊夫人常常思念孟昶,偷偷珍藏他的画像,以述思念之情。赵匡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画像。但花蕊夫人坚决不从,赵匡胤一怒之下将她杀死。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所以芙蓉花又被称为“爱情花”。

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北京中科忽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pz/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