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金陵十二钗花语
彭洋预约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第9卷第11期 总第期 年4月11日 《金陵十二钗花语》 ——刘心武 01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刘心武先生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新作。该书以《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涉及的12位女性为主,以《金陵十二钗副册》等信息涉及的4位女性为辅,结合《红楼梦》的文本,一共探讨了16位女性与一些花木之间的联系,并将与人物性格或命运联系*紧密的花作为人物的象征,引领读者体味曹雪芹的创作苦心。一方面,作者通过文本细读向读者展示了曹雪芹的精妙构思,即如何用“无意随手、伏延千里”的手法预示人物的人生遭遇和*终命运,表现了曹雪芹对金陵十二钗花样生命、花样年华的无比赞赏与珍惜,对摧花风雨的满腔愤懑,耐人寻味;另一方面,作者对相关花木均做了植物学上的解释,使本书具有科普性,体现了花木的植物属性、文化内涵与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的相通,别具一格。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体会曹雪芹运用花木侧面表现人物生存状态的深层用意,读来有益又有趣,为红学普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此外,该书配有由国内一线植物画师严岚绘制的精美植物插图,使本书更具艺术观赏价值。 02 写作背景 本书对《红楼梦》文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从书中的判词古曲、衣食起居、人物对话、自然环境等描写中捕捉花木信息,辅以植物学知识考证,结合对“金陵十二钗正册”及“副册”、“又副册”中人物的出身、性格和命运的分析,揭示这些人物与花木之间的深层关系,旨在引领读者体味曹雪芹的创作苦心。所以,这既是一本文学书,也是一本科普书。 03 精彩分享 1.书里把林黛玉比喻为芙蓉花,有的人一听就觉得是荷花,因为荷花有“水芙蓉”的别名。其实在植物学中,芙蓉通常是指地生的木芙蓉,是一种生长在岸上的灌木或小乔木,它开出的花才是正牌的芙蓉花。那么,象征林黛玉的芙蓉究竟是什么植物呢? 2.妙玉的性格比较古怪,叫作“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人间很少见这种人,万人不入她的眼,能被她看上是很困难的。她很高傲,但是妙玉的那种高傲、孤僻,不具有破坏性,不具有攻击性。她不妨碍她人和群体的生存,她只是个人的率性,由着自己的性子生活。 3.杏花作为贾探春的象征,其花语是:虽然日边倚云栽,究竟还与茜草伴。我有大志立事业,只能海外试一番。 4.石榴花火红可爱,常常激起古代文人雅士的创作热情。王安石的《咏石榴花》中写“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指出石榴花仅“红一点”便在春天有了一席之地,为春天增色不少,突出了石榴花之艳美和珍贵。 04 个人感想 一直想着读读名著经典,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红楼梦最合我意。从前读过写在课本的《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个片段,对一个世家大族为啥会招待刘姥姥这样一个农妇存在疑问,后来了解到刘姥姥有大作用。(1)借刘姥姥的眼睛介绍贾府大观园的奢华。(2)在红楼梦这本书有穿针引线的作用。(3)为日后救巧姐埋下伏笔。这让我对这几个家族的兴衰有非常大的兴趣。但是,我转念一想,我怎么才能读懂这本书呢?我对书中众多人物的性格特点一无所知,不知该怎么去理解书中的文字情节。便想到了这本书《金陵十二钗花语》,看花识人,岂不妙哉。 以黛玉为例,我在《红楼梦》中读到黛玉抽出一个“芙蓉”签,便想起荷花有个别名叫“水芙蓉”,加上黛玉身体柔弱,是个爱哭的美女,所以我认为生长在水中的亭亭玉立的荷花与她有几分神似,用荷花作为她的象征比较合理。但是荷花常为人称道的是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这与黛玉的出身相符吗?《红楼梦》里写黛玉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这显然不是淤泥。而且《红楼梦》四十四回里写黛玉喜欢李义山的一句诗“留得残荷听雨声”,可见她对荷花并无所谓,宁愿欣赏残破的荷叶。而刘心武先生进一步细读文本,发现书中有“恰好八月(指农历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以及“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等词句,这样就从开花时间、生长位置以及植物高度三个方面确认了书中频繁提到的“芙蓉”并非生长在水池中的荷花,而是生长在水池岸上的一种植物——木芙蓉。木芙蓉又名“拒霜花”,形似牡丹,凌霜绽放。在《红楼梦》中,人们经常将黛玉和薛宝钗一并提及并比较,薛宝钗处事更为圆滑,讨大家喜欢,黛玉则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不受世俗观念的影响。而薛宝钗的象征正好是牡丹,那么,相对荷花来说,在秋天傲然开放的清新脱俗的木芙蓉似乎与黛玉在书中的地位和性格更为匹配,用木芙蓉象征黛玉或许更接近曹雪芹的本意。跟随着刘心武先生推理的脚步,我们可以很轻松地便深入了解了黛玉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和可能的运命走向,以及她与薛宝钗这个人物形象的本质区别,同时也记住了荷花和木芙蓉这两种植物的生长环境、植株形态、开花时间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我喜欢这本书的很大一个原因也是,这本书是关于《红楼梦》的文本分析与植物科普的一种很深层次的结合,这与阅读纯粹介绍植物特征的科普书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有情有趣。 此外,这本书虽然定位为适合午后休闲阅读的小书,语言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但是本质上却是一本非常科学严谨的书。首先,本书采取了文本分析法对《红楼梦》进行文本细读,深入文本,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研究方法科学;其次,本书所引《红楼梦》原文来自刘心武先生慎重选择的版本,并非流传甚广的一百二十回通行本,而是《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这是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通过对十几个古抄本逐字逐句比对后选出的字句,可能是最符合曹雪芹原笔原意的版本。 另外,书中的植物插图均由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艺术画展优秀奖获得者严岚绘制,她在构图、上色时充分考虑了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力求插图与人物气质相符合,为本书增色不少,使本书具有了艺术审美价值。 曹雪芹将自己对一花一木的观察、欣赏与爱护倾至笔下,融入人物,在展现人物花样生命的同时,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别样的花木世界,我觉得,《金陵十二钗花语》可以作为我们打开这个花木世界的钥匙,作为了解《红楼梦》里人物性格的一本集趣味和审美于一身的不可多得的书籍。 05 作者简介 刘心武: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刘心武开始研究红学,自创以研究秦可卿为解码锁的“秦学”分支,并发表揭秘红楼梦系列作品,由此引起了红学界讨论。 金陵十二钗花语/刘心武著I./L-18武汉: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馆藏地 社会科学二(东区三楼) 电商班黄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zw/9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喻本荣丨辛夷,辛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