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对句

况属高风晚;(唐.王勃)

郑翠娟简评

山中

王勃〔唐代〕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及赏析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这是一首写旅愁思归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诗的前半首

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和“黄叶飞”的深秋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出句:况属高风晚;(唐·王勃)

优秀对句:

02且归明月凉。(耿运华)

清幽闲淡,出尘,有隐士风。

06犹看黄叶多。(高金平)

看字中性,表达了安适的能接纳的情怀。

07又逢盈月升。(郭永三)

内心丰盈起来了。

30更添别意寒。(侯长银)

从景到情,由情收。

33犹期鸿雁归。(杨自立)

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意象明朗。

37犹惊小邑殊。(潘炳章)

别有情趣。炼字、炼句见功夫。

入围对句:

1忽惊暴雨狂。(尤明献)

3应期圆月临。(郑翠娟)

有寄。

4空余残月辉。(王立伦)

希望渺茫。

5同临阴雨时。(原振兴)

太阳总会出来的。

8还看黄叶飞。(郑翠娟)

闲适自在,心情同黄叶一起轻飞。

9当防山野寒。(刘仁刚)

预警联。可以。

11当归只影寒。(刘建华)

意境不够鲜明。

12行看锦树多。(高金平)

锦树,象征着富贵、成就、幸福、美好,又一“多”字,可见内心的富足。但,钱物皆身外之物,切莫太在意。

16空悲秋夜寒。(罗宗汉)

14且观白雾凝。(罗宗汉)

愁绪恁多。

悲伤、孤单、寒冷,对身心有伤,放下吧,一念清净。

17犹言故国秋。(罗宗汉)

18还期美梦真。(罗宗汉)

有期待。

19乐行曲径幽。(张红义)

20却生往日愁。(张红义)

斩断旧苦。

21幸逢紫蟹肥。(张红义)

22适逢瑞雪迟。(郝申田)

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很急切。

23更飄黄叶寒。(高占刚)

24何堪白发浓。(苗萍)

叹时光流逝。

25忽惊断雁哀。(杨云霞)

悲滞,心情郁结。雁已南归,在快乐地游山玩水,莫忧。

26更欣浩气存(张红义)

豪正之气,人生向好。

27却怜衰鬓寒。(杨云霞)

衰老是人之必然,何怜何叹,多做些事情吧,或许会感觉,此时真好。

28何堪骤雨淋。(王寿君)

会考验心性的柔韧和安泰。

29试看壮士多。(高金平)

鉴人、识人,愿社会多一些舍己为人的壮士。

31哪堪渔火新。(侯长银)

渔火新,新的生机和希望。

32必为绣枕寒。(吉福生)

34方知世道艰。(王济敏)

上句感情的来处。

35忽闻喜鹊鸣。(王济敏)

喜从天降?

36怎奈骤雨凉。(王鑫)

心冷了。

38还闻急雨斜。(周建功)

高风,深秋时节,暴雨不常见,起码不是表征性天气。

39已知秋意凉。(夏玛雪)

笑纳。

问题对句

10又惊寒雁归。

高风,高字,是秋的景色描述,此时寒雁难归。季节务须搞明白。

13还看柳絮飞。()

参看10。秋高气爽,故高风,秋风也。

15忽惊黄雀飞。()

黄雀的元素,一般出现在描写春景的古诗词、联语里。也就是说,黄雀是候鸟。

综合点评

出句:况属高风晚;(唐·王勃)

出句选自唐.王维的《山中》的尾联“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是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映衬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映衬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来比拟诗人的心境。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现抽离出一句,来做出句:况属高风晚。联友对句时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完全可根据自己的心境构造,以疏解、幻化、抒发、演绎或诠释,尽情表达内在的情流。诗应有胸襟和情怀,联亦然,句亦是。本次收到对句39比,评出优秀6比,因为时节判错而出局的3比;优秀对句各有千秋,已加上简评;入围对句里,突出的问题在意境上。转承的落脚点便是心的走向,心乱如麻,还是静如秋水;清幽淡雅,还是狂放喑哑;是坦荡荡,还是常戚戚;是郁结,还是化解,等等,皆在意境所含,亦可疗心。《联律通则》,第六条形成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

重要链接

*长江悲已滞;(唐.王勃)

*郑翠娟:年2-3月份联稿

*郑翠娟:年1月份联稿

*第期对句花雪随风不厌看郑翠娟点评

*第期对句寒凌露月,拒霜犹有木芙蓉(董汝河)

*第期对句:寂寂寒衣节

*立秋时节.出句:云天收夏色

*第期对句出句:暗尘随马去(唐·苏味道)

*第期对句:垂緌饮清露(唐.虞世南)

*对联纵横为寺里征联:淮泉寺题署联

*唐诗鉴赏.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

*《清联三百副》注释收藏版(上集)1~

*《清联三百副》注释收藏版下集—,内有上集链接1—,收藏起来慢慢看!

*最权威的《联律通则》解读来了,附:联律通则

喜欢本篇请在右下角点亮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zw/9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