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芙蓉两样情
文/陈牧雨 芙蓉常出现在古人的诗词里,但由於有「水芙蓉」与「木芙蓉」的区别,因此,常令人混淆不清。 比如:「江上芙蓉不胜秋」一句,就会令人混淆,秋天,是木芙蓉花盛开的季节,木芙蓉又称为「拒霜」,不畏霜寒,又如何会「不胜秋」? 事实上古人认知的芙蓉,大部分说的是水芙蓉,也就是荷花。荷花开在水里,至秋天萎谢,所以「江上芙蓉不胜秋」就说得通了! 白居易喜欢以芙蓉,也就是荷花,来形容美女的脸庞。他在〈长恨歌〉里,就有名句:「芙蓉如面柳如眉」,因为此句的前句是:「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对照之下,「太液」是皇宫里的水池,因此当知白居易是说杨贵妃的脸庞有如荷花般的娇嫩粉红、眉毛如柳叶般的细致。他的另一首〈简简吟〉也说:「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也是同样的比喻。 唐代诗人孟郊的〈怨诗〉说:「试妾与君泪,两地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想比较两人的泪水,看谁最苦涩,可以把池里的芙蓉花苦死?真是痴情得可爱。既是池里的芙蓉花,当然也是指荷花,而不会是陆地上的木芙蓉了! 生长在陆地的木芙蓉,一般开在八至十月,正好接续了另一种芙蓉,也就是荷花的花期。 木芙蓉是一日花,花只开一日,如同其他的一日花一般,花苞特别多,因此才每天都有花可开。 木芙蓉另有一个特色,早上开时为白色,到中午因阳光的照射而转成粉红,到黄昏时变成深红,然后萎缩在花托上,并不掉落,因此已经枯萎的花朵常被误为花苞。由於这种一日三色的特性,犹如美人喝酒,脸颊由白转红,因此又有「醉芙蓉」之称。 图/陈牧雨 南宋诗人吕本中有〈木芙蓉〉一诗:「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春花原就比秋花多,愿意在「雨后霜前著意红」,必然是有个性的花,诗人说她不愿意「一生开落任东风」,赞美其胜於桃李。 或许又鉴於木芙蓉与水芙蓉名词的容易混淆吧?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诗中说:「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丽影别寒水,穠芳委前轩。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这种花生长在高岸之处,芰荷应该是很难跟它混杂的。 后蜀后主孟昶的宠妃徐氏,号称花蕊夫人,因她特别喜欢木芙蓉,孟昶特地为她在成都遍种木芙蓉,从此,成都就有「芙蓉城」的称谓;至今成都仍然以木芙蓉为行道树,而且成都的简称仍为「蓉城」。 花蕊夫人同时也是五代十国时著名的女诗人,著有《花蕊夫人宫词》,《全唐诗》中将其诗归为孟昶妃所著。 据说,后来后蜀为宋太祖赵匡胤所灭,花蕊夫人因此成为宋太祖的妃子,后蜀人士对此事非常不谅解,花蕊夫人听闻之后作了一首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真是骂得好!一下子君臣全部投降,怎能怪罪一个弱女子? 元朝画家兼诗人王冕有一首题画诗〈芙蓉山雉图〉: 「锦屏重重锦官宫,锦官宫苑多芙蓉。芙蓉花开仙子容,满城歌馆延秋风。 秋风吹凉渡江浒,江上月明人笑语。举头无限是青山,富贵繁华定何许? 风云变灭事已非,西宫南苑殊曩时。荒台野草气惨惨,翠筠冷雨秋离离。 日暮萧声动霄汉,山鸡起舞云零乱。孤怀回首不胜情,对酒令人发长叹。」锦官城是成都的另一别称。 王冕说的就是这一段史实,感叹繁华富贵转头空,历史常做这样的见证。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zw/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江阴人,芙蓉大道这段路将封闭,绕行路线
- 下一篇文章: 芙蓉学院丨闯关第二弹九章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