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石节气秋日从容,心愉境宽
“白露”,光是嘴里念着这两个字,便觉得极富一种情思。 晨起,秋之气息渐浓,草叶上凝成的露珠泫然欲滴。或许就在我们昨夜的睡梦中,那习惯了隐藏的心事,竟不小心泄露到了这里。 “不要踏着露水——因为有过人夜哭。”如今身处城市,我们不一定都能得见"秋叶泫露如泣"的情景。但是,如果稍加留意,秋街黄叶,草间虫鸣,依然有被露水打湿过的痕迹。 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哦,已经是白露时节了。 白 09.07 露 白露秋风夜 雁南飞一行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其实,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乡村或城市,秋意都在。只是我们能不能看得见、感受得到。 比如,南方的夜里,此时常有桂香。姑苏城内有一座著名的院子,唤作留园。其中有一景,名为“闻木樨香轩”,是主人秋季赏桂花的专门处所。木樨花即桂花。闻木樨花,是有禅境的,不仅仅是用鼻子闻,更是用耳朵听,用心感觉。王维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描绘的正是此境。如果你有机会,在这个秋天去留园,应不忙于拍照。最好坐下来,闭上眼睛,听一听,或有绝妙的体验。幽处花香,非从容者,不可得。秋花不若春花绚烂浓烈,多冲淡平和。因此,意境也更别致。就像一个人,品尝了生活的苦乐之后,有了安静的眉眼,笑意里便能藏着一枚秋月。这亦是一种秋意。秋天适合做很多事。白露近中秋,可以“戴桂花,走月亮”,即披着月光散步(古有“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的习俗);还可以吃白露茶,冲桂花露,喝米酒;更可以读书,写字,放慢生活的节奏。如果机缘到了,遇见某人,想到“色授魂与,心愉于侧”这样的美句,那就是另一番故事了。无论如何,在这样不平凡的时节里,淡淡的、稳稳的、不疾不徐地走进平凡的岁月。就挺好。仲秋清露夜微凉白露,是农历廿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 秋天分为三秋,即:孟秋、仲秋和季秋。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结束、仲秋伊始。 白露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7日左右,视太阳到达黄经°时。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意为秋天的早晨开始出现露珠了。 这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换、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土湿气凝而为露……而气始寒也。”《历书》里也说道:“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 在古人眼中,白露时节,暑热散去,夜晚丝丝生凉;阴气潜入万物,寒生露凝,万物始着露,天地皆有一番秋绪。鸿雁秋声寄相思白露,是一个情思隽永的秋天。 此时暑气氤氲消散,低头是圆润清露、颗颗撼心,抬头秋已朗朗、天高云畅。极目处似有“嘎——嘎——”长音,隐若破空而来。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白露秋风夜未央,雁字南飞,一行行,一声声,既是秋到的象征,也是无处寄放的思念,不知散落何处人间? 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丨白露一到,寒气渐生,鸿雁南渡避寒;秋自北来,春向南飞,称为“来”; 二候·玄鸟归丨玄鸟即燕子,春分时自南往北飞,白露则南飞返乡,是为“归”; 三候·群鸟养羞丨百鸟感知到秋的肃杀之气,也开始储存食物以备冬,如藏珍馐。 白露物候,均与鸟有关。在鸿雁、燕子的迁来归去中,古人品读季节交替,也感应着身心的秋凉意。群鸟尚知如何为秋冬预立,我们更须妥帖照顾自身。 “露凝而白,气始寒也。”说是寒,虽有些夸张,但秋意已经早晚不饶人。 谚语有云,"过了白露,长衣长裤"“白露身不露”。白日且多备好薄外衣,以免秋凉入体;夜深露重时,闭好门窗,撤去凉席,盖以薄被,将寸寸思念,一并交给梦中的安睡,方不负夜短情长。 万物肃落,男耕女织白露,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红了石榴,甜了柚子,棉花皑皑如雪,稻谷灿灿金黄。 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农民忙着收获庄稼,北方冬小麦开始播种;树木还没有完全落叶,但地里的蔬菜都陆续地“歇菜”了;吐絮的棉花,团团饱满,已经可以采摘了。 白露至,促织鸣。所谓男耕女织,秋收过后,农家妇女也准备在家中用棉花织布,为家人做成棉衣和棉被,古时便有“千家夜机鸣,万户纺纱声”。 如今,我们虽然不再需要亲自织布、缝衣,但是换季时节,为所爱之人添置新秋衣物,或将家人衣物归置整齐、洁净,亦是现代人最相知的情意。 深情与共,慢待时光白露时节,万物秋气凝结成一颗颗诗意,起了相思,却也静美如斯;使人们在愁绪之外、也生了温柔款慢的心,来细细对待生活。 且把白露的情意,交给民间的素朴。 /收清露/白露节气,民间有“收清露”的习俗。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 因白露之日的露水,水质清净,甘平无毒,《红楼梦》中便用此做药引,制成了薛宝钗的冷香丸,留下一段清奇佳趣。 烹茶饮酒且为欢白露,起了相思,莫负相思。 人间最美之事,莫过于在思念的季节,心里有可以惦念的人,如此,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对的。 白日烹茶,庭前言欢;夜凉煮酒,灯下对饮;花插鬓边,拂去你眉间的风露清愁。 浮生若梦,诗酒趁年华,为欢何其多?秋之况味,熏熏然矣。 /白露茶/“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 老南京人喜欢喝“白露茶”,因采于白露时节,茶中沁入了白露的诗意,便有独特的甘醇清香之味。若用白露清晨收集来的露水煮茶,更是茶中一绝。据说贾宝玉喜欢喝的“枫露茶”,便是白露茶的雅称,早上起来后,他必定要喝一盏,才可一慰秋心。/白露酒/旧时江浙一带乡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称为“白露酒”。听说最好喝的是用湖南程江水酿的“程酒”,古为贡酒。 秋风起,夜露凉。此时,温一壶白露酒,淡淡的味甜中和了酒的辣口,就着明月清风饮至半酣,再多的愁绪,也有了可纾解之处。/白露赏花/“忽有一花迎白露,定应来伴木芙蓉。”白露花卉当是木芙蓉。 相传花蕊夫人爱此花如痴,后蜀皇帝便于成都遍植芙蓉花,秋来满城蔚若锦绣,携手共看。从此,成都便得“芙蓉城”之美称。 赏木芙蓉最宜有重瓣者,是为“醉酒芙蓉”。早晨白若秋霜,中午粉胜胭脂,黄昏如醉霞深红。第二日,便开完了,因此也叫三变芙蓉。变色的是花颜,不变的是对你的思念。一念秋声远,一念相思长白露,晨已微冷,夜多清寒。鸿雁声声哀不断,一缕牵挂仿佛秋天的藤,悄然爬上心间。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孤身羁旅的路途中,你心里是否也有正在思念的人?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灯火明灭的故乡,是否也有人在默然等候你的归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或许,你想念的人,也正在想念你呀! 只有圆满的人生不会深刻,我们需要遗憾让内心有所牵挂。 哀伤的秋景,给惦记多添了几分苦,却让我们保持对生命的温柔和期待。 直到越积越厚的情意,等来月明人团圆,等来满溢的幸福映照天上人间。 今日白露,请你寂静欢喜,也请你放纵所有的思念。 凉风有信朝露降,知是寒蝉与月唱。白露逢秋,鸿雁归来。送别一个如火盛夏,和你一起走进金秋。秋天已至,天气渐寒,大家记得增添衣物,不要着凉。秋属金,金色白。这是一个养肺的节气。 预防干燥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饮食方面白露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肺喜润不喜燥。 白露季节不能一味进补 饮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 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红萝卜等。 给大家推荐一个防秋燥的好方法:喝粥。不但可以滋补津液,还可以濡养脾胃,滋阴益气。白露前后,推荐喝一碗百合山药粥,尤其适合孩子。 百合山药粥 材料:新鲜山药15g,鲜百合10g,大米50g。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块,鲜百合洗净分瓣,大米淘洗干净;所有材料一同入锅加适量水,同煮至米粥软烂即可。 可作为日常食疗,每周不超过3次。 功效:健脾和胃,清心安神,润肺止咳。 适用年龄:2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食。蚕豆病可食。 百合可以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再搭配健脾益胃、益肺止咳的山药一同煮粥,整道粥就具有健脾和胃、清心润肺的功效。 如果出现比较明显的温燥症状,如舌苔薄黄而干、干燥发热,干咳少痰,皮肤发干,鼻干鼻塞,咽喉肿痛,干痒,心情烦躁等等,还是需要用梨、桑葚等凉润的食物缓解的。 不过关键是防患于未然,防燥就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花椒等,少吃炒制的食物,如花生米、瓜子等,运动时还要避免大汗淋漓。 对于脾胃虚寒的孩子虽然要防燥,但最好不要依靠水果,即使是应季的水果也要有节制。可以通过喝汤、吃粥的方式来滋补润燥,而且还有助健脾胃。 润肺健脾粥 大米克、山药30克、莲子肉15克,陈皮5克,煮粥。 每周喝5至7天,每天喝1至3顿,连续吃1至3个月。 1岁以上儿童可食用,发热、咽喉肿痛、严重便秘的孩子不宜食用或遵医嘱。 白露节气,食疗养生《遵生八笺》中称“秋三月肺神当令,肺属金,色白。肺者,气勃也。”秋燥伤肺,宜进白色食物,有润肺防燥之效,如莲藕、马蹄、梨等。白露节气,总的饮食原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脾胃。秋燥除了多饮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外,温燥还可多吃银耳、百合、葡萄、梨、荸荠、萝卜;凉燥吃黑木耳、金橘、胡萝卜、苹果、莲藕、石榴、红枣等。此外,羹、粥品也是秋令润燥的常用方法。当然,并非所有水果都适合秋季食用,如李子、榴莲则可能助火生痰,对预防秋燥有负面作用,应尽量避免食用。吃一些绿色蔬菜补足维生素C对预防秋燥也很有必要,如芥兰、菠菜、油菜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宜进食太饱,每顿吃个七八分饱就足矣。因为,白露前后昼夜温差大,脾胃机能容易变得不正常,吃得过饱容易造成肠胃积滞,变生胃肠疾病。白露节气适宜吃什么?1柚子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柚子可降低血液粘度,预防血栓形成,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柚子肉中含有类似胰岛素的成分,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2白果可润肺、定喘、涩精、止带。经常食用,可以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使人肌肤红润、精神焕发。3百合解毒、理脾健胃、利湿消积、宁心安神、促进血液循环。4葡萄葡萄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时多吃还能帮助机体排毒,解内热。5黄精黄精性平,味甘,归肺、脾、肾经,是常用的滋阴补肾药物之一。九制黄精黄精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补肾强身、益脾养血的作用。《日华子本草》记载:黄精“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适用于干咳痰少、口干舌燥、疲倦头晕、腰膝酸软、两目干涩、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健忘、心悸等症。九制黄精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黄精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药补不如食补。 白色食物正当时 龙眼(桂圆) 民间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吃一颗龙眼的进补效果相当于吃一只鸡。 龙眼的成熟期在农历八月,个大微甜,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能够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 十样白 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会在白露这一天采集“十样白”煨汤。 “十样白”指的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包括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子、白茅根、白山药、百合、白茯苓和白晒参。 用来煨汤的食材也得是白色的,常见的是白毛的乌鸡或老鸭。 山药 山药甘平。煮食补脾肾,调二便,强筋骨,丰肌体,辟雾露,清虚热。 色白入肺:山药质地多黏液,有润肺之功,有发散之性,补益的同时亦可通窍散风寒。 味甘入脾:山药有滋脾阴之性,对于脾阴不足导致不思饮食、口干咽燥、心烦消瘦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可补中益气,脾胃得补,则气血津液充盈,四肢肌肉筋骨得以濡养强健。 滋阴清热:山药滋阴而不滋腻,不敛热邪,因而对于阴虚导致的虚热有一定的清虚热之好处。 入肾填精:山药的生长特性为在土壤中钻根较深,黏液较多,故而能滋肾阴、填精,有固精止泻之功。 山药紫薯糕 张锡纯认为,山药宜蒸煮功效大于炒食。 金秋八月,临近月下中秋,自制一款简单轻食的人间无忧糕——山药紫薯糕,软糯清甜、健脾养胃,一口解千愁。 下面推荐一道菜:-“冬瓜鸡”制作方法- 材料: 冬瓜,小笋鸡,香菇。 调料: 料酒,盐,酱油,姜,葱,花椒。 做法: 1.选一个15厘米粗的带毛的冬瓜(根据家里的人数选择冬瓜的大小),用水冲洗冬瓜的外皮,干净即可。从冬瓜蒂的下部1~2厘米处小心切开,把冬瓜里的瓤掏净备用。2.小笋鸡一只,收拾干净,切成核桃块,放入盆中,放料酒、盐、少许酱油、香菇、姜、葱、花椒等腌制20分钟左右,将葱、香菇、花椒挑出。3.将鸡块倒入冬瓜内,把切下的蒂重新盖上,用牙签钉住。4.锅内放水,放屉,把冬瓜放在屉上蒸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蒸的时间长短,一般开锅后,蒸20~30分钟即可。此道菜适合老幼食用,有祛除夏季体内残留湿毒的功效,也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且不会上火,人体对鸡肉的吸收率能够达到90%以上,所以,鸡肉是比较好的滋补食材。此时,嫩姜已大量上市,白色的当季食物,也更是馈赠家人的最好食物。 “
总有忧思,在秋日。 我还好,希望你也是。 所幸,我们还有期待。 故园还在,故人会回来。 ”欢迎加入悟石书院書畫聯盟平台! 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如觉文章不错,转发给更多朋友,传递咱的中国立场。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悟石书院,图片来源于文人空间,中科国腾编辑,版权归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中科国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zw/9146.html
- 上一篇文章: 巾帼满庭芳金风送爽
- 下一篇文章: 排瑶语学习连南排瑶常用草药读音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