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美
春花中,我的最爱是海棠。它在英语中被翻译为Chinesefloweringcrab-apple,看看,多么具有中国特色!但是据唐朝宰相李德裕的《花木记》中说,花木名“海”者都是从海外来,由此推断,海棠大约又是从海外引进的。海棠的神奇在于,最先有贴梗海棠(即最常见的深红色的那种,花期很早);把它与樱花嫁接后,就有了垂丝海棠;再与木瓜嫁接后,就有了木瓜海棠;与梨嫁接就成了西府海棠。最美的自然就是西府海棠了,花开粉白色,花梗坚硬,像梨花,但不像梨花那么柔弱。一簇簇盛开后的样子,简直美得没有天理! 我说的当然是西府海棠,这名字也一听就显得高贵,就是出身于大户人家的,是大家闺秀,长得端庄秀丽。几乎每年的三月底我都会去植物园中的海棠园看海棠,可惜上次去时,人实在太多。当然也不是就挤不进去了,但我不忍心看吵闹中的海棠。它们的美是应该被欣赏的,而不是被喧嚣折腾的,何况还有恶人去攀折,实在可恶! 上帝为你关了一道门,便会为你开另外一扇窗。所以我竟然无意间发现了位于三河场的一个新修的公园,游人少得出奇,并且还有不少的西府海棠,正在盛开,让我一阵狂喜! 远看,那是一树的花,粉白的颜色,让人眼馋,就想走进它;近瞧,一枝枝,一朵朵,满是娇羞,宛如柔美温柔的少女,惹人爱怜。即便是落在地上的花瓣,一瓣瓣的,像是被轻轻放在地上的,还在认真装饰着地面,都是那么让人喜爱。甚至于我都不敢太靠近它,因为自惭形秽,远不及它,还担心自己破坏了它的美丽。我静静地坐在一株海棠斜对面的长凳上,微微抬头欣赏它的样子,不去打搅它。 海棠最早是以果的形式被记载的,比如《诗经》有诗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里的的“木瓜”、“木桃”、“木李”都是属于海棠类的植物,它们常常被作为送给亲朋好友的礼品。《千字文》中有“果珍李奈,菜重芥姜”一句,其中的“奈”就是海棠果。而海棠花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记载的也并不是它的观赏性,而是它的食用价值。到了晋代,大富豪石崇在洛阳建了一座花园叫金谷园,他被海棠花的美丽妖娆所迷,就在园中种植了很多海棠。而在唐代,李隆基曾将海棠比作杨贵妃,著名的“海棠春睡”典故正与唐明皇和杨贵妃有关,从此海棠也有了美女佳人的意思。华清池里,杨玉环沐浴池也叫作海棠汤。宋徽宗在京城开封建了一个皇家园林,叫做“艮岳”,在园中栽培的全是海棠,所以当时的胜景被称作“海棠川”。由于他的大力提倡,于是海棠在宋代就被视为了“百花之尊”,人们称赞它是“百花之尊”、“花之贵妃”,甚至有“花中神仙”之说,同时将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 我们知道成都被称作蓉城,是因为五代后蜀孟昶种植了许多木芙蓉,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燕王宫盛植海棠。南宋诗人陆游任成都府安抚使参议官时写下了《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诗,中有“成都二月海棠开,锦绣裹城迷巷陌;燕宫最盛号花海”句,称颂成都海棠花繁茂之极,以燕王宫最盛,有“花海”之誉。即使是在外族统治的元朝,战火不断,它仍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势头,一直到了现在。无论是公园,学校,小区的绿化带都可见海棠,它已经成为了最普遍的观赏植物。 在我看来,西府海棠是最女性化的,它完美体现了女性的阴柔之美,让你去疼爱珍惜。如果它能说话,它的声音也必然是吴侬软语,让你心醉。 以后有条件的话,我一定要在院子里种植几株海棠,与它惺惺相惜。 吴本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zp/8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原创小说花儿的爱情师生聚会喜空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