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纹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釉上新彩荷花杯摄影 李冉 仓巴鹿人芙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也是我国本土生长的花种之一。 因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称,又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 而我们也常常会听到荷花也称作芙蓉的说法,两者一种生长于水中,一种生长于陆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釉上新彩荷花杯摄影 李冉 仓巴鹿人芙蓉,风雅如是 木芙蓉开的花一日三变,故又名“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名“拒霜花”。 芙蓉原产于我国,四川、云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均有分布,而以成都一带栽培最多、历史悠久,蜀后主孟昶(chǎng)时,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故成都又有“芙蓉城”之称,简称“蓉城”或“蓉”。 定窑白釉印花芙蓉纹花口碗 芙蓉现为成都市市花,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亦种植木芙蓉,繁花似锦,光辉灿烂,唐末诗人谭用之选赞曰:“秋风万里芙蓉国。”从此,湖南省便有“芙蓉国”之雅称。 而作为瓷器上的装饰,具体时间尚不可查证,但唐朝已有芙蓉花纹的织物。其纹饰艳丽、丰满,带着富贵的气息。宋代则轻淡、庄重,大自然气息浓郁,是当时社会风情的浓缩体现。 沈周卧游图册-芙蓉 宋代织物花鸟纹样的流行收到了当时院体花鸟画的影响,画风也偏向自然的写实形态。各种花草纹饰的题材较多,这种纹饰一般是大花为主体,点缀小花和叶子,多用折枝或缠枝。 明代织物中芙蓉纹饰也是常见的题材,常以折枝缠枝、或与其他花卉组合的形式出现应用。多运用于女子的服饰用品上。 剔红芙蓉翠鸟图方盘 清代更有众多样式的清花或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其中芙蓉花皆指代十月,更有诗句——“清香和宿雨,佳色出烟晴”来描绘十月芙蓉。 但十二月花纹杯中芙蓉是单瓣芙蓉,其刻画的形象更接近于我们熟知的梅花和樱花,是比较独特的芙蓉纹饰形态。 莲衣弄影壶承摄影仓巴鹿人 寓意上,可以发现,芙蓉与菊花同用表示秋天,与牡丹桂花同用表示富贵富荣,或者单纯作为装饰图案,寓意高洁,也用在女子多用的铜镜上,有指代美女之意。 龙泉窑青釉凸雕缠枝芙蓉纹三足炉 “只有芙蓉独自芳” 《长物志》曰:“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芙蓉临水,波光花影,相映成趣,若芦枫为伴,则更相得益彰。 芙蓉也属于十二花神中的一员。在男性花神中,木芙蓉的花神相传是唐玄宗的大学士石曼卿。宋代盛传在虚无缥缈的仙乡,有一个开满红花的芙蓉城。 尤侃款犀角雕芙蓉鸳鸯图杯 据说石曼卿死后仍有人遇到他,在这场恍然若梦的相遇中,石曼卿说他已经成为芙蓉城的城主,充满了奇幻的浪漫主义色彩。 芙蓉花在我国象征富贵吉祥,文人常以芙蓉为题材吟诗作画,女子闺房、装扮中常见芙蓉元素,刺绣绣品和织物纹路中也常常能见到芙蓉的身影,芙蓉还可作为礼物互相赠送。 乾隆款万春芙蓉镜 芙蓉谐音夫荣,芙字通福、夫,蓉则通荣,常形容“富荣”或者“夫荣”。加上芙蓉花颜色艳丽,有品种醉芙蓉花色一日三变,古人常以芙蓉花比喻容颜妍丽的女子和其娇羞容颜,像醉酒后飞上脸颊的微红,美丽动人。 常见的还有芙蓉花与白鹭同用,意味着“一路荣华”;芙蓉花与鸳鸯的纹图象征“荣华鸳鸯”;芙蓉花与鲜鱼的纹图象征“荣华连余”;芙蓉、桂花和双钱的纹图象征“富贵双全”;芙蓉、芦花和鸳鸯的纹图象征“福禄鸳鸯”;芙蓉、牡丹和白头翁的纹图象征“荣华富贵到白头”等等。 影青浮雕堆塑十二花神杯摄影仓巴鹿人 宋代词人苏东坡就曾这样赞美过芙蓉花:“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看似柔弱,实则是和菊花一般傲骨凌霜的花朵,正因如此,才能在漫长的文化历史中获得人们的喜爱。 周之冕芙蓉残荷扇面 时间很短,天涯很远,一山一水,一朝一夕。每个人奔波忙碌一生,汲汲营营一阵,最终渴望的也不过是一个开满芙蓉花的院子,和岁月静好的日常。 主编/仓巴鹿人 撰文/阿森 图源/故宫博物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zp/10964.html
- 上一篇文章: 古代民居多姿多彩的吉祥文化,多福多寿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