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期间,在公园里,看到开着无数花朵的木芙蓉。

木芙蓉较耐寒,从初秋到深秋绽放,因此又名“拒霜花”,《格物丛谈》:“此花又最耐寒,八九月余,天高气爽,春意自如,故亦有拒霜之名。”王安石有《拒霜花》一诗“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开元天子千秋节,戚里人家承露囊。”更有《木芙蓉》:“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形容木芙蓉的娇艳姿态。

我还是喜欢木芙蓉这个名字。一个“木”字,表明这是一种木本植物,与水里的芙蓉不同;叫“芙蓉”,说明这种花的形状与颜色近似荷花。事实上,也确实很像。

据说在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有一个美丽的妃子,名为“花蕊夫人”。花蕊夫人不仅美丽,而且还特别喜欢花。有一次,花蕊夫人在百花丛中看到芙蓉花开的就犹如天上的云彩滚滚而来,所以就很喜欢芙蓉。

后蜀皇帝孟昶很宠爱花蕊夫人,他为了花蕊夫人开心,于是就下令在成都城头尽种芙蓉,待到来年开花之时,那成都就是锦绣之城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成都有了芙蓉城之称(成都的市花就是芙蓉)。孟昶虽然和花蕊夫人很恩爱,但后来孟昶的后蜀却灭亡了,而美貌的花蕊夫人则被赵匡胤带到了宫中。

失去孟昶后,花蕊夫人很想念他,于是就偷偷的藏了孟昶的画像,然而却被赵匡胤知道了,赵匡胤让花蕊夫人交出孟昶的画像,花蕊夫人不愿意,结果赵匡胤一怒之下就杀了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死后,人们敬仰她的为人,于是就尊她为芙蓉花神。

芙蓉花因光照强度不同,故引起花瓣内花青素浓度的变化。木芙蓉的花早晨开放时为白色或浅红色,中午至下午开放时为深红色。人们把木芙蓉的这种颜色变化叫“三醉芙蓉”、“弄色芙蓉”。有些芙蓉花的花瓣一半为银白色,一半为粉红色或紫色,人们把这种芙蓉花叫做“鸳鸯芙蓉”。

木芙蓉在我国栽培历史久远,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咏木芙蓉的诗词俯拾皆是,难以一一品评,我略微撷拾几首优美诗词,作为代表鉴赏,以观木芙蓉之风采。

韩愈《木芙蓉》:“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就是借用屈原的《离骚》“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典故,将荷花和木芙蓉进行对比,木芙蓉在秋风中绽放,虽然名字相同,然而木芙蓉比莲花红艳,希望可以勤来观赏,莫要让木芙蓉随风飘零。

其中“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一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谓将采之江,则秋节已晚。将搴之木,则古辞所喻为无益”,盛赞木芙蓉,装点景色,莫要随意采撷。

陆游的《山园草木四绝句》:“满庭黄叶舞西风,天地方收肃杀功。何事独蒙青女力,墙头催放数苞红。”

其中“青女”指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把木芙蓉不畏寒霜,深秋绽放的壮观描写得淋漓尽致。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pz/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