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下次还能遇到我

年夏至,飞飞小朋友6个月,二胎老母亲终于感觉略微喘口气了。但还是很累,兔大哥还能家人帮忙,到兔二哥晚上周末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带了。生活虽苦,但仍旧要热爱生活。我决定每个节气拍一组照片,一花一世界,记录生活之美。没有太多时间,拖俩娃出门难度太高,所以拍照都是平时上班之前、中午休息,有时候是节气当日,有时候前后差一两天,主要集中在五大道地区。岁月如梭,一年时间记录了24节气。时间不知道去哪里了,小朋友又长大一岁,我又蹉跎了一年的韶华。24节气是大自然的节律,源于农耕生产,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三餐四季,岁月轮回,花开花落。生活之美随手记录下来,照片可以做成小书签。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点击图片可放大看

春雨惊春清谷天

1

2

3

4

5

6

夏满芒夏暑相连

1

2

3

4

5

6

秋处露秋寒霜降

1

2

3

4

5

6

冬雪雪冬小大寒

1

2

3

4

5

6

年夏至开始记录

夏至

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小暑

小暑为小热,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傍晚下起小雨,用跑步结束了一天。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大暑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是一年最热时期。

我最爱荷花,大暑时节是荷花最美的时候,中午冒着炎热,跑去远一点的人民公园。一进门口的池子里是睡莲,小山后面有一片荷花。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古代的节气是为了指导农耕生产,城市里的立秋并没有觉得凉爽,还在伏天,依然闷热。晚上跑到海河边,拍了几张夜景。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处暑

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白露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故名白露。《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分

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秋分过后,开始昼短夜长。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寒露

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与胡兴安夜别》南朝·何逊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秋天的结束。《赋得九月尽(秋字)》唐·元稹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立冬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小雪

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小雪》唐·戴叔伦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大雪

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冬至

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寒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窗前木芙蓉》

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大寒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大寒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和仲蒙夜坐》宋·文同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立春

立春亦称为“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雨水

雨水时节,春风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惊蛰

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田家四时》宋·梅尧臣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春分

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

《踏莎行》宋·欧阳修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清明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草长莺飞,柳暗花明。《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谷雨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谢中上人寄茶》唐·齐己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立夏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满

小满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故称小满。《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宋·欧阳修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芒种

“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时雨》宋陆游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年夏至待续兔小白同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pz/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