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风物
立冬之日, 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北郊, 还反, 赏死事,恤孤寡。 ——《礼记》 芙蓉生在秋江上有两种花被称古人称作芙蓉,水芙蓉当然是荷花,另一种就叫木芙蓉,与木槿同科同属。 二者的关系,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说得很清楚:“水芙蓉之于夏,木芙蓉之于秋,可谓二季功臣矣”,“二花之艳,相距不远;虽居岸上,如在水中。” 秋冬二季绽放的花朵要比春夏少得多,木芙蓉是寂寞深秋的一个安慰,也因此得了不少赞誉,别称“拒霜花”。宋代的吕本中有句写木芙蓉:“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我最喜欢的则是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木芙蓉虽不在水中,也常常在水边,“是花当栽于涧边溪畔,使其斜临水境,而生动更觉可人。至山崖陆地,非所宜也。” 不过很多时候要分辨古诗文里的芙蓉到底是哪种芙蓉依然是一件麻烦事,比如我就见过好几篇文章探讨《红楼梦》中黛玉掣到的花签究竟是荷花还是木芙蓉。 木芙蓉的名气要比荷花小得多,不过我很早就知道这种花。我知道宋徽宗有幅著名的《芙蓉锦鸡图》,还知道成都号曰蓉城:“孟后主于成都城上遍种芙蓉,每至秋,四十里如锦绣。” 然而我直到今年才知道广州也有木芙蓉,周末趁着花期未过,赶忙坐地铁去公园里看了。 忍不住说两句废话: 宝玉为晴雯写的《芙蓉女儿诔》中,芙蓉指的是木芙蓉当无异议。一者晴雯死时是八月秋天,早过了荷花开时,诔文中写的也是“抚司秋艳”“容桂竞芳之月”,二者从宝玉行礼毕将诔文“挂于芙蓉枝上”,黛玉从“芙蓉花中走出来”也可知是木芙蓉。有人纠结于这一回两处提到的“池上芙蓉”,其实木芙蓉多近水而植,这个“池上”可以解为“池边”。比如“子在川上曰”显然是孔子在水边。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也说“芙蓉生在秋江上”。 推断黛玉的芙蓉是不是荷花没有那么多线索,只有“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两句。而我认为黛玉的花签指的依旧是木芙蓉。 “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昭君出塞似乎和秋天更相称,“枝上花”也像是形容木芙蓉而非荷莲。 荷花多用来比喻坚贞高洁的君子,木芙蓉则因其朝开暮落、仅荣一瞬成为红颜薄命的代表。《广群芳谱》中说木芙蓉“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 流花湖公园-芙蓉洲 应是嫦娥掷与人我搞不懂广东的桂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好像十月十一月也开,三月四月也开。这几日学校的几树桂花就匆匆开了又谢了。 转眼就立冬了,天气暖和得如同阳春,完全没有急景凋年的紧迫感。 想摘抄一些句子:“眼前且等待葡萄成熟,等待栗子落下,同时期望能享受下一次的月圆之乐。显然很快老去了,而死亡还在远方。” 揉破黄金万点轻 秋收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jz/9290.html
- 上一篇文章: 棉花是花吗
- 下一篇文章: 秘方老中医祖传伤科五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