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燕过年,在蜀国的心脏里走一回散文
雏燕,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人。甘肃省作协会员,政协礼县第九届委员、常委,江山文学签约作者,陇南市中小学一级教师,陇南市中小学骨干教师,陇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获陇南市红色文艺作品优秀奖,”云屏三峡,碧玉两当“全国征文大赛散文优秀奖,年2月获甘肃省文联文艺助推精准扶贫专刊奖作品三等奖,获陇南市“讲好扶贫故事”文学采风创作活动散文类三等奖。年6月获“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文”祭文三等奖。完成著作有《感悟崖城》、《秀坝娘》。 作者简介过年,在蜀国的心脏里走一回(散文) 雏燕 这是在二零一八年农历正月初六日至初十日,我平生第一次与女儿来到天府之国一游,到了成都,去了都江堰和黄龙溪镇。------题记 (一) 据史料记载,蜀国,是一个周代诸侯国名,就在今四川成都一带,也知道一个杜鹃啼血的古经,还有个蜀地的亡国之君,名叫杜宇,他后来禅位退隐,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亡国之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化为杜鹃。其次就是我较为熟悉的蜀汉刘备建立的国家了,由于读《三国演义》次数多了,便仰仗诸葛亮,久怀瞻仰之心,今年初春不韪乍暖乍寒的天气,与女儿来到成都,首先去了武侯祠,后去了杜甫草堂。 耕者知原,渔者知泽。女儿说,到成都不吃火锅,不到杜甫草堂和武侯祠,等于没来。我经常爱挥笔舞墨,先去和诗圣交流吸附灵气,再与智者诸葛亮打个照面,至少没有遗憾的事了,倒也觉得到了一趟成都心安了。 (二) 成都,巴蜀的腹心。我说:成都,天府之国,美女之城。这美女就是一千五百年前的晋代诗人左恩称赞的“即祟且丽”的木芙蓉花;张艺谋曾说:“成都,是一个让人呆下去,就不想走的城市”,是否也是在眷恋木芙蓉花呢?爱花的蜀后主扶遍几十里的女儿墙,仰望巴山蜀水,层林竟染,如三千宫嫱佳丽,佳话传古今。成都的女子没有不美的,张艺谋的话说出了我对成都的感觉。 可惜,当夕阳沐浴游人,晚风撩起秀发时,回首反顾,没有看到四十里锦绣点燃枫红的城头,因为成都平原太辽阔了,视野太开阔了,你会忽然一惊:记载里的高大的木芙蓉,构成了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元素和特殊气质不知又演化成了什么? 在去都江堰的路上,道路两旁有一排瘦枝上发现了木芙蓉花,像羞涩的乡下女子遇见生人一样,白里透出淡红色,车一晃就过去了,只是感觉到眼福未饱。成都的市花呀,只剩下想象里的风韵。 (三) 一株,一簇,就是姑娘站在枝头绽放笑颜,那余韵比锦江水还长,长寿的神龟匍行走成了城邑的模样,美山,美水,美城,美花,清姿典质,傲迎岁月里的秋风;白的洁净,红的艳丽,粉的静雅,单瓣儿的简洁,似小家碧玉;多瓣儿的妍丽,如大家闺秀。宛如一队队奇女子莲步轻盈,蕾蕊飘芳,甚似一列列巾帼英雄英姿飒爽,傲霜怒放,站成立为历史长河里的一排排血色红缨。成都的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悠闲的味道,每晚一场的小雨让空气,总是那么新鲜纯净,这就是木芙蓉花弥漫的味道,弥撒在空气里,湿润中清香,生活在那里的女孩儿的皮肤咋能不娇嫩呢?土滋花,花润人,人俊秀,嫩花涵露,出水芙蓉,分外娇娆。 一队队红衣女子摇扇开屏,山光水色,人若花娇,极致佳境,天下独尊。 晨曦里,身着素装笑迎金秋,沐浴山色日光,逐渐出落成娇妖的天仙琼女,最好是来到池塘畔岸,临水倩影,一段江堤,一处湖畔,几绺弱柳,几节墙垛…… 这是我想象里的成都木芙蓉花!直到返回家里,我还是为没见到大片的木芙蓉花而遗憾。 (四) 三国争雄时,诸葛亮称:“决敌之资,惟仰锦耳!”说的是要战胜敌人,军需钱物唯一来自蜀锦。甚多的绸缎从何而来?就是有数以万计的蜀中妇女闺秀巧手里来,就是由千树万树的桑梓树上来,“百室离房,机杼相和”是何等壮观的劳动场面,勤劳、聪明、善良、奉献、美丽就是无数蜀中女儿的写真,她们抒写了历史,创造了历史;劲秋里的木芙蓉花盛开如火,热烈,豪放,倔强,不怕冰霜严寒,蓬勃燃烧,平原上最妍丽的女子;巴蜀娇容,平原上最尊崇的人,成都市花,盆地里最俊俏的花朵,靓丽在神州腹部,跳动着一颗追梦的心,向着红太阳跃动! 在武侯祠里,我还是放不下木芙蓉花,总会把诸葛亮与木芙蓉花联想再一起。游览着那些庙宇楼阁,脑海里悬浮着一代名相的生平业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孔明先生的一生中最显赫的精神写照,仰望高处的诸葛亮的塑像,思想的野马驰骋万里,几千年以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了中国人的座右铭,真是一代伟人。出了武侯祠的大门,我悟出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髓就是两个词:忠诚和感恩。忠实守信,不忘初心,知遇感恩,坚守诺言,这是做人的底线;他坚守了,所以他成功了。 在大门售票口,我俩遇到了一个宕昌的陇南老乡,是一个年青人,交谈中知道他是带着父母亲来游玩的,他说已经来成都七天了,主要是老人家走不动,走一走,得歇歇的,转的地方少。我夸他是个孝顺的人,他说老人老了,不容易了。游山乐水,在于实行孝道,皆是仁人之心。我说,让老人出来沾沾瑞气,说不定身子骨会好起来的,只要老人们高兴就行了。 (五) 杜甫草堂,一定要去的。用女儿的话说,不去,就是等于没来成都。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历代建园立祠,堂内梅树成林,白如银,红如霞,幽深雅致,梅竹葱荫,小溪蜿蜒,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 游人们在不同的景点用手机拍照,女人们大都照梅花,把粉面凑近花瓣,自拍自乐,老人们找有小山有水的地方,照一张挎着背包的照片。 公元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的秦州、西和、礼县、徽县、成县)入蜀辗转来到成都。公元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公元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年,好友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在,直到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 成都杜甫草堂因诗圣名扬天下,借诗圣杜甫草堂而后世流芳,因杜甫草堂诗圣之名为成都增辉添彩。正应女儿的话,到成都不去杜甫草堂,就是等于没来成都。 女儿一直掺扶着我的胳膊,走小路,过小桥,拾台阶,绕溪流,看梅花,穿竹林,歇树荫,拜塑像,咏题文,谈感受,吸天地之神气,聚圣贤之聪睿,会天伦之情怀,抒肺腑之豪情,扬我心中之抱负,愉悦之极哉! (六) 都江堰,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我写了一首诗:“玉垒诗踪竹柚径,岷江岔水汇鱼头。浮桥晃颤双足软,缥缈渔村料峭飕。”记录了我的所见和行踪。 玉垒,应为玉垒阁,山因阁得名,故也山名,此山位于都江堰市岷江岸边,玉垒山在都江堰西南。我和女儿由南桥入,沿着崎岖的山径在玉垒山的腹部行走,或平行,或上升,或低走,时而盘旋而上,时而陡峭而下,有时地板铺路,有时拾阶接递,总之,一直行走在绿荫之中,两边长满各种荞灌木,间杂一些竹子,出了一身汗,到达山梁处,就到了玉垒阁。玉垒阁依山梁一字长蛇相连排列,阁连阁,殿接殿,殿厅相连,依梁逶迤,檐翼雕轩,勾心斗角,隐行于绿树丛间,只见其首,不见其尾,不知千里也。使我不由得想起阿房宫来,想来阿房宫就是这模样,十分宏大。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来此处,有诗为证,他的七律《登楼》中有两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个“浮云”就写出了玉垒阁形态的意识流。碑上留有杜甫的诗,看来,老杜使都江堰玉垒阁增彩不少啊。 一座竹索桥横跨两岸,悬挂半空,随着脚步的前行,桥不停地颤抖晃动,走到中间,晃动加剧,双腿发软,站住休息,向西望去,不远处三山品字形分开,水山相接处,各有渔村相望,迎面吹来的风很硬朗,感到寒意。竹索桥也是景点的一大玩点,过了浮桥,脚还是有些发虚。 跨过竹索桥,不远处就是“鱼头”,状如鱼嘴,位于江中,其实叫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现在看上去是石头的变态——水泥的,纵横有序,远近成行,齐整划一,形如布阵,一点一点的像鱼鳞,极像欲出探出水面的鱼头。 有山有水,有阁有廊,近处层林小径,远处大江浮桥,都江堰真是个蜀中的好去处。 回来我查资料才知道,这座竹索桥名叫“安澜桥”、“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安澜索桥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古名“珠浦桥”,宋淳化元年改“评事桥”,清嘉庆建新桥更名为“安澜桥”。原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米,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从桥名来看,这桥是有故事的桥。 又脱不了中国式旅游的俗套,就以对岸玉垒山的宝塔和竹索桥为背景,自拍了几张照片留念。原路返回,赶下午五时的车,重返成都再逛逛宽窄巷子。 (七) 2月24日,是正月初九日,下午我俩又返回成都,到了宽窄巷子。准备搭晚上八九点的高铁到西安。 宽窄巷子对我的感觉,它就像是都市里的小家碧玉,喧闹的街市突然闪出一位身穿大红格子衣裳掉着既长又大辫子的乡村姑娘一样的感觉,占有地理优势;与黄龙溪镇相比,宽窄巷子就显得土气了,黄龙溪镇算是同类景点里的贵族了。黄龙溪镇的水是她的贵族气息浓郁多了,宽窄巷子具有的特色,黄龙溪镇都具有了,古朴民宅建筑和地方小吃算是共同特色了,黄龙溪镇就略突出些,宽窄巷子显得单调了。可是宽窄巷子的游客络绎不绝车水马龙的,而黄龙溪镇游人就少多了。 一条黄龙溪绕镇而过,画舫游弋,再引一小流穿街而过,犹如一条绿带了紧紧的扎住了游人的眼神,两旁古朴建筑蜿蜒排列,水车小桥,古树亭阁,时而一方明镜一样的碧水闪动着明眸,不是石桥跨越,也就是列石星罗等你去踩过,领略水色倩影,时而一带绿水绶带一样闪耀着灵动的流光,撒满民宅小道,小桥流水人家,一副山水画!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坐了一回轮船,沿黄龙溪溯流而上,心里就是船头掀起的浪花,银花盛开,碎银飞溅。夹岸竹树成行,绿波荡漾,绿荫倒影水中,阅尽山水风光。黄龙溪似一条绿色的绸带,流进我的眼睛里,心旷神怡,在浑身的脉络穴道里流淌。上游有一寺院,红墙山门,拾阶而上,上去游览不提。 晚上,火树银花,分外缭绕,花灯林悬,点缀着节日的气氛。游人比白天少了,静谧极了。女儿说,这些人都是外地游客,晚上本地人很少出来的。石桥卧在水波上,碧水里的水车在灯光的映衬下与不远处水边的楼屋相辉映,屋檐的翅膀奋力举起,挂在翼尖上的彩灯就像一串串青春的眼睛,与高过夜空里的星辰呼应,天地水之间流动着现代人生活的温馨。 我并不是贬低宽窄巷子,宽窄巷子有他的美,黄龙溪镇也有他的独特魅力。 游完宽窄巷子,就进了了巷口一家饭店吃火锅,品味川味,边吃边欣赏川剧表演,另有一番享受。 十点左右,乘坐高铁到西安南站。乘坐高铁又是我此生的一个第一次。从西安南站至西安火车站第一次坐了一回地铁。 过年,在蜀国的心脏里走一回,是我获得了我今生的几个第一次。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西汉水文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jz/4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路边常见的花花草草,这些你都认识吗
- 下一篇文章: 可导致癌变的8种饮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