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秋天,就像是一列长长的火车,载满沉甸甸的丰饶与收获,从立秋开始,到霜降结束,为人们带来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小站,当霜降来临,秋天便向我们挥着依依不舍的大手,在凛冽的寒风之中渐行渐远。霜降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秋天里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农历九月中旬,天气渐渐寒冷,露水开始凝结成霜。这个时候,漫天的黄叶簌簌而落,本来繁华的枝头已经删繁就简,大多只剩下光秃秃的一片。地上的枯草残叶结上了厚厚的白霜,经霜的枫叶愈发红艳,像是一团团火焰,动情地燃烧着最后的秋天。作为秋天与冬天的一种过渡,霜降历来是文人墨客们的最爱。“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时节,晚唐诗人杜牧登上寒山观赏枫叶,这首《山行》写出了诗人对于这个季节的偏爱。宋代诗人陆游也赞咏过霜降时节,他在《霜月》一诗中写道:“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而另一位宋代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也说:“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如此凄冷寂寞的晚秋季节,难免引起诗人的羁旅之思。“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之时,红红的柿子熟了,在高高的枝头上演绎着别样的季节风情。小时候,每年霜降时节,母亲都会摘下院子里的甜柿子给我们品尝。她说,落霜之后的柿子最甜,秋天吃了,冬天里可以防止嘴唇干裂。我不知道她的话有没有道理,只是在儿时的记忆里,那甜蜜多汁的柿子滋味,氤氲弥漫了整个童年。霜降之秋,父亲开始忙碌起来。“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不识字的父亲,对于节气和农事,敏感得像是一只准时的闹钟。从立秋到霜降,长长的秋天里,什么时候秋收,什么时候秋种,他早已烂熟于心。庄稼收割完毕,稻子已经颗粒归仓,落霜时节,父亲开着旋耕机,一遍遍地翻耕着土地。轰隆隆的机器声里,忙忙碌碌的秋种已经开始。“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晚秋的黎明之际,脚下踩着咯吱作响的白霜,闲看无边落木萧萧,欣赏木芙蓉的独自芬芳,思绪袅袅,感慨万千。霜降是秋天的句点,它用晶莹和洁白,给秋天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霜降又是冬天的信使,那冷冷白霜便是素洁的信笺,在秋天的末尾给冬天写信,引领我们走进一个无比诗意浪漫的季节。(作者: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教育体育局马从春)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jz/1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