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 http://pf.39.net/bdfyy/bdfzg/201217/8505686.html
1“蒋博宇——烛映花色浓”作品展JIANGBOYU——BRIGHTFLOWERSINCANDLELIGHT展览地点浙江赛丽美术馆3、4、5号展厅(杭州市上城区江城路号)“本次展览展出画家蒋博宇于-的十年间创作的花卉系列作品89件,是其花卉系列作品首次向公众集体呈现。展览是蒋博宇艺术实验探索的阶段性总结,也将系统展现画家十年间的创作历程——一个人与艺术长河的战斗史。”“蒋博宇是那种,只要接触过一次,就很难被忘记的人。他小我二十岁。然而,随着交往的深入,我们之间仿佛没有因年龄而产生的代沟。绘画,这是始终让他亢奋的话题—一他的新发现,画里的‘绝活’,各种油的调配,画底制作的秘方,包括发现一个好画框,甚至买到一支好的颜料,都会眉飞色舞说及它们的‘妙用’……总之,只要说到画的事,他便是一副动心肝的表情,满眼满心的虔诚和狂热,这种超强的感染力,在我认识的画家里,他是唯一的。”“博宇的‘勤奋’几近‘疯狂’。静物与花卉,他一画十年,作品堆积如山,却极少售卖,更难得集中亮相。偶有知音求画,事后又如剜心割肉般疼痛。他画画多半在夜里,所以脸上总是流露疲态。但每次见到,依然满脸喜悦,发青的眼袋,似乎告诉你,又画了张‘得意’之作。”“为什么一定要在夜里借着灯光画画呢?仅仅是要‘从夜里偷得几个钟点’?还是,只有灯火阑珊下,才是他的心安之处?每个画家都有自己世界,梵·高爱太阳下的热烈,勃克林画月夜的寂谧,光与色之于油画家是天大的事。同样,灯火下的夜影也是诗人最易感怀的时刻,弥漫着一种别样的诗意:‘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红烛翠鬟,华光闪耀,诗人将烛光映照写得浓郁繁华。这是李郢的〈中元夜〉。再看李商隐的〈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看残花。’客去楼空,夜寒人孤,诗人持烛照花,写透了凄凉与无奈。白居易〈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洋洋四十八句,末句:‘何时红烛下,相对一陶然。’这是倾心的期盼,相知的陶然。”博宇看花,画花,挑灯夜作,那是因为在寂夜的灯火里,在浩然弥漫着的橙黄和深蓝之中,他看见了花簇里着盎然的诗意。今春,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fb/8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