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ORLIFE

生活记录

全文共字,阅读时长随意。

01

傍晚回家的时候,因为烟头,家附近着了火,烧着了椅子和堆在角落的木头,火势不大。也不是因为电瓶车充电。有时候,人微言轻和人言耸听,都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不过,那群火急火燎灭火的消防员确实非常严肃和慎重。年纪都不大,背着重型消防设备,灭着不大的火,所有人都在围观这小火苗。总觉得是一群巨人围着蚂蚁,计划把蚂蚁杀死在摇篮里。其实,这个比喻不太好。

不过,如果火势蔓延,如果蚂蚁成了灾祸,这就不是所谓的生杀生物这件事这么简单了。这里满是密集的住户,如果火势一旦无法控制,是不是意味着在这一刻将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除了经济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如果左右楼层中,还有孩子在睡觉;如果房间里,还有老人无法上下楼梯,火势一旦蔓延就意味着伤害无法停止。当所有人都在张望的时候,又是一个看与被看的真实写照。

总觉得,在现实生活中,鲁迅笔下的所有人,都不过是众生相。我也不过是众生之一。

致敬消防员

02

上海植物园,因着秋天燥热,天空也充满着聒噪的气息,不见几朵白云。这个时节,按理说不会有很多的声响,但就是这个季节,鸟雀们试图把穿林打叶之声掩盖住,这里风吹动落叶的沙沙声,叶子之间拍打的哗啦啦声,游走的鸭子掠过湖面细细碎碎的声音,一切似乎非常平静,却又异常喧哗。

木芙蓉长在湖水边,粉白色的,被大部分的绿色包裹着,偶有拍照的人群,驻足之间,她变成了我眼中的风景。却不曾想过,木芙蓉的美丽,于她而言,颇有专注之美。

一眼就能张望到铁树,确实是不开花了,它长久的成长,树干上毛毛的黑色的木须般的枝叶早已脱落干净,留下光秃秃的枝干。

随手拍

在蔷薇园伴着喜庆音乐的阿姨们,扭动着不大灵活的腰肢,累了就坐在石凳上,碎碎念着小话。挂满树枝的提包,总能变着法子的展现阿姨们的强大智慧。

满院子的蔷薇科,大大小小,树状,灌木丛状,还有攀援状,可以说是非常多的形式了。估计,这群阿姨们也是美美的月季花。

坐在凉亭下聊天的大爷们,也不再观赏这些花朵,只不过找些由头,说说话吐吐槽发发牢骚,天文地理,国计民生,只要可以胡侃,哪里都是自己的天地。

跳舞的人

隔壁是桂花园,上自然课的老师认真的给孩子们讲解早桂和晚桂的区别,她讲到温度和湿度都是桂花开花的因素。这个季节,温度太高,所以桂花还没有开花。略吐糟着,原来如此。

路过鸡爪槭,老师会不断地询问着小朋友,这样的叶子长得像什么,回答各有各的不同。还会问现在的叶子怎么一个情况,这倒是异口同声了,“非常不好,凋零得多。”对于形象的感知和感受,每个人都不同,却又相同。

高架下的手艺人

这个季节,还有秋季花展,用奇奇怪怪的塑料瓶做成的花朵,装饰着非常常见的小菊花、四季秋海棠、蓝花丹、美人蕉、芫荽、千日红、芙蓉葵,还有一些我说不上来名字的花朵。

这里,一定要推荐形色了。虽然识别度也不是多准确,但是,它的强大的数据库,确实觉得它就是个非常大脑。各种奇奇怪怪的植物,在这里都能找到。

花展虽然有点怪异,但是主题非常好。就是废旧的东西,也可以成为艺术,也可以成为我们欣赏世界的切入点。废物利用、人与自然、环保,其教育意义远比欣赏花草,更加具有价值。

乘凉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树!树!》《我蚕,蚕我》,这两个展览的教育价值也是如此。

《树!树!》,虽然展品略显低沉和诡异,但是它把人性的焦灼,人与自然最真实的状态,展现出来。他不是为了让你复刻,而是让我们知道这是状态。绿不是结论,而是自然最佳的真实的状态。

《我蚕,蚕我》,蚕,是生命,是缠,是禅,是丝,是云,是无形的力量。破碎的玻璃,满是针脚,会刺伤到每个生命,但在生命的顽抗面前,渺小也意味着强大。它不屈地面向整个世界,不管多大的困顿,不管多么艰难的选择,它都一如既往。我在想,一只蚕,到死都在吐丝,究竟是为什么,它能够得到什么呢。其实,不是的,它就是这么一个状态,它行动就表示着这是它存在的空间和状态。蚕蛹成了作茧自缚的贬义词,我与我的斗争,总是有些搞笑。其实,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fb/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