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三年的合同竟成泡影,芙蓉警方抽丝
明明已经是个“子虚乌有”的工程,为什么可以堂而皇之地签订合同,甚至还能收取对方的定金呢?11月22日,芙蓉公安分局东屯渡派出所就破获了一起合同诈骗案,依法刑事拘留1人。 年4月下旬,东屯渡派出所接到群众喻某报警称:“年12月,其与一个自称是某工程总工的人签订了一份《劳务清包协议》,并缴纳了三万元定金。只等工程开工进场。可是等了快三年了却一点音讯都没有,怀疑这个项目根本不存在,而且与其签订合同的罗某雄也不知所踪了。” 接到报警后,办案民警立即展开调查。 民警首先对受害人喻某新所签合同的“某保障房示范小区项目”进行了调查。此地一开始确实是准备建保障房项目,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该项目一直未能立项。 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项目并不存在。喻某新确实被骗了。 双方签订的劳务清包协议 回 顾 想要弄明白整件事情,还要先回到年12月下旬。 犯罪嫌疑人罗某雄这几年一直在外借债。临近月底,又到了要还钱的时候,罗某雄正一筹莫展之时,此时正好通过朋友认识了承包工程的受害人喻某新,他感觉完全是“天赐良机”,便想出了一个“招”。 罗某雄先向喻某新虚构了一个保障房示范小区的项目,并自称是该项目的总工,可以将这个项目的劳务承包给他,但是必须要先交几万元的定金,其余的保证金等到进场后再交齐。 罗某雄说得言辞凿凿,很像那么一回事,受害人喻某新很快便相信了他,并签订了《劳务清包协议》,当场给犯罪嫌疑人罗某雄转账三万元。 因为已经缴纳了定金,喻某新希望工程可以尽快进场。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个项目永远也不会开工。 对于喻某新的催促,犯罪嫌疑人罗某雄一直拖延、回避,要不就说还没有到开工时间,要不就说审批正在进行中。直到各种理由、借口都被用完,罗某雄便开始避而不见。 回 顾 事情了解到这,警事君相信大家对于来龙去脉已经很清楚了。民警也立刻展开了对犯罪嫌疑人罗某雄的调查与抓捕。 11月21日12时许,派出所民警发现嫌疑人所驾驶车辆在芙蓉区某小区北门口,迅速布控将涉嫌合同诈骗的罗某雄抓获。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罗某雄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罗某雄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有关案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事君有话说 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合同诈骗案。骗子通常使用的方法一般是使用虚假、伪造的身份、证件、资质签订合同,或者虚构合同内容,签订空头合同,以骗取货款、好处费、提成费等。 在这起案件中,我们不难发现,犯罪嫌疑人就是以一个虚拟的身份(项目总工)和受害人签订了一个空头合同,骗取了受害人的定金。 警方提醒:如何预防和提前预判合同诈骗陷阱 (1)多方面、多途径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 (2)通过企业经营范围、涉足领域、成功项目案例等方面判断项目的真实性; (3)及时核实用于抵押物品、票据的真实性; (4)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如几次交易后突然增加交易量、交接货物时拖延时间、对方人员提供情况相互不符、频繁变换联系方式等等; (5)切勿轻易相信名人效应、熟人(他有可能已是受害人)推荐等,应及时核实对方相关信息。 无论骗子多狡猾,我们要做的就是用“预防武装头脑”,无论什么时候多问、多核实、多查看总不会吃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zw/1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赏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330
- 下一篇文章: 明星单品推荐罗丽芬集团荣誉出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