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陈亮-重阳04:38来自西风无尘

秋生泽国,霜风摇落,重阳如梦,茱萸似火。

羁旅经年,登高望远,乡音未改,白发旧颜。

时维九月,暮秋渐尽,重阳已过,乡愁淡染。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儿时总是伴随着这样一首启蒙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那是来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羁旅之愁,欲说还休,故乡之遥,遗憾悲感,在深秋之中,于茱萸之旁,那回不去的身影和抹不去的思念。

浓烈的感情和滚烫的思念却用如此含蓄平实的语气诉说,就像诗中那一株的茱萸,活在众人的吟诵中,却总是影影绰绰,显得如此神秘。

山茱萸花

说到茱萸,人们知道它与重阳的关系,但它真正的样子却少有人知或一时难以想起,究竟它是什么样的植物?

大概传统节日总有一种代表性的植物,相比清明的柳枝和端午的艾叶,茱萸在现代人的生活似乎并不常见,甚至有些销声匿迹。

实则,在古人生活中它是必不可少的植物,也是中医中非常重要的药材,具有食用、药用价值,一直沿用至今。

茱萸,来自中华文化的诗意,长于国人对于故乡的记忆,散发着或浓或淡的香气,等待着有缘人。#今日星座运势#山茱萸果草木有情,药食同源——走近茱萸家族,探寻来自重阳的秘密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茱萸:“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茱萸因重阳佩戴而为人熟知,因深秋寒气,风邪入侵,于是采用气味浓烈的茱萸辟邪消灾,去病强身。

实则茱萸有很多种,常见的一般有山茱萸、吴茱萸、食茱萸、草茱萸等,它们均有药用的功效。

故而,王维诗中的茱萸到底是哪一种,一直以来都颇有争议。

山茱萸果,很像枸杞

茱萸家族成员众多,有气味浓烈的吴茱萸,还有颜值担当的山茱萸,更有美食必备的食茱萸等等。

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初寒。

依据古籍的记载,重阳所插茱萸深秋成熟、颜色赤红、辛香浓烈,具有辟恶气御初寒的功效,所以将其插在头上。

从这些描述中,窃以为吴茱萸便是王维诗里的茱萸,吴茱萸的得名主要源自地域,因为吴地茱萸品相姣好,故而被称作“吴茱萸”。

吴茱萸,极似花椒

吴茱萸是芸香科落叶属乔木,它与花椒同属芸香科,可以说是亲戚关系,所以二者不论从形态和气味都有相似之处。

它的果实就像一个个红色的小拳头,看似娇小却充满能量,和它浓烈的气味不谋而合。

吴茱萸气温芳香浓郁,味苦辛辣,有微毒,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效。

它可以治疗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等症,身体的通顺和温平都可以仰仗它,同时,它还被古人用作杀灭牙齿中的虫害。

中药山茱萸

而山茱萸也是茱萸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它和吴茱萸的名气不相上下,一些人认为古人诗词中的茱萸为山茱萸。

当然虽然二者名称很像,但从花叶果实和药用功效都不相同。

如果说吴茱萸是药效之王,那山茱萸便是主句家族的颜值担当。

山茱萸于每年春三月开花,金黄的花朵如同春天柔光中小鸭子嫩黄绒毛的颜色,散发着生命初萌的美妙。

春三月,山茱萸花开

山茱萸不仅花朵美好,其果实也有着樱桃般诱人的色彩和饱满的形状。

它春日开花,农历十二月成熟,经历四季的生长,得木气最厚。

因山茱萸五行属木,和五脏的肝脏对应,故而适合养肝。

它除了补肝同时益肾,可以治五更泄泻,治肾虚火旺:有补肝肾、敛精气、收神散、止泄泻、潜虚火的功效。

肝主筋,肝藏魂,山茱萸敛正固阳,可以收敛元气,且对女性的很多疾病有很好的功效,我们熟悉的“六味地黄丸”与“知柏地黄丸”中它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成熟的山茱萸果

《齐民要术》:“食茱萸,二月、三月栽之,宜故城堤冢高燥之处,候实开便收之。挂著屋里壁上,令荫干,勿使烟熏,烟熏则苦而不辛也。用时去中黑子,肉酱鱼鮓偏宜用。

茱萸家族,除了吴茱萸和山茱萸外,还有一种食茱萸,它在古代很有来头且药食皆可,曾经作为很重要的调料存在。

在辣椒传入前,食茱萸是川菜辣味的主要来源,也被称作“樾椒”,“艾子”。

但因为辣椒的传入且食茱萸为野生,树干高大,上面布满坚刺,采摘困难,加工更是麻烦,所以后来作=作为调料的食茱萸就逐渐被淘汰。

食茱萸

茱萸不仅具有各种价值,对于它最初的想象和认知更是源自诗词,其身影在诗中摇曳,跨越千年依然传递着那样的思念。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来自故乡的牵绊和思念

山茱萸

王维〔唐代〕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秋寒山色,中有桂花,秋月皎洁,茱萸香浓。

王维和茱萸的缘分由来已久,人们因为他的诗而知道茱萸,使得这种植物闻名千古。

而王维对于茱萸的偏爱也暗含在其诗词之中。

他的诗中,山下的山茱萸,清香堪比桂花,同时,在《辋川集》中他写道:“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而好友裴迪则写道:“飘香乱椒桂,布叶间檀栾。云日虽回照,森沉犹自寒。”

丰硕的山茱萸果

果实红绿相间,兼具花椒浓烈和檀香幽然,云日相照,森林深密,却无法阻挡它的香气,掩盖它的美好。

辋川是诗佛王维的精神家园,他“隐居”于此,诗情却得到无尽的释放,他用目光和足迹丈量着这里的山水,身之所往,心之所向。

茱萸生于辋川,就如同王维灵魂的寄托,初心如雪,赤诚浓烈,未曾改变。

是那个尚未未踏足官场,功成名就之前的十七岁的少年,独在异乡,思念故土的忧思和默然。

茱萸是关于乡愁的味道,更是中国文化的骨血中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怀,在王维的诗里流传千年,在深秋的浓烈处思乡漫漫。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子细更重看——东坡的茱萸,俯仰人间,慨叹千年

西江月·重九

苏轼〔宋代〕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点点细雨,重重平湖,凄凉落寞,菊花未放。

那个重阳,苏轼酒意阑珊之下却不愿看茱萸,只想俯仰人间古今。

不同的重阳不同的心境,他在《醉蓬莱·重九上君猷》中因黄州太守徐君猷的知遇之恩、知己之情发出感慨:羁旅三年,华发萧萧,岁岁登高,年年落帽。

而在《浣溪沙·重九旧韵》中,他与友人一起于异乡度过重阳,却叹时间短暂,不知重会何年,且把茱萸看了又看,表达惜别之情。

大花山茱萸

愿不醉不归,愿将紫菊茱萸细看重嗅;愿摇落霜风,手栽双柳,君之遗爱如同将这江水似酒,年年长流,口口醇香。

苏轼的黄州有太多的无奈、绝望、坎坷、落寞却被豪放、慷慨、豁达、乐观所濯洗。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成为人们口中“东坡先生的黄州”,而黄州的苏轼也成为千年以来被人们所赞叹、敬仰和喜爱的东坡先生。

又至深秋,茱萸是否也记得千百年前,一个若即若离,似喜似悲的人,驻足在它的香气之前,久久不愿离去。

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是否了感受到茱萸的特别和美好,希望大家在读到“遍插茱萸少一人”时,更能体会到这种植物带给我们的思念与治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zw/1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