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成语出水芙蓉最早形容什么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堪称最丰富的语言宝库,许多著名的成语典故、名言警语、美文精华都源于其中。所以,阅读古诗文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体验,增加内涵气质,而且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功力。因此,如果你的阅读量足够丰富,不管一个词语怎么发展演变,你都会清楚它的前世今生,由它今天的长相判知它原来的面目。这样的话,就不会对“明日黄花”提出质疑,也不会将“万人空巷”认为是空无一人,将“空穴来风”理解成毫无根据的消息……当然,你也会知道“痛哭流涕”流出的是眼泪而不是鼻涕,“美人迟暮”原本并不是指美女年长色衰……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如果”之上的,现实情况如何呢?中国诗词大会上的一个常识性的题目:成语“出水芙蓉”最早用来形容什么?百人团竟有49人不知道。49人是一个什么概念?看似不多,但几乎达到了总人数的一半,而且能够进入百人团的,又岂非是泛泛之辈?所以,这一结果,令人震撼,发人深省。“出水芙蓉”一词最广为人知的出处是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一诗,从艺术上来说,这首诗堪称李白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但是,这首诗写得太长了,全诗共句,字,比白居易的《长恨歌》还多出46句。所以,很多人望而止步,没有勇气去阅读。当然更鲜有人去写赏析文章了。因此,诗中的脍炙人口的名句也就少有人知了。《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是李白于公元年滞留江夏时所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诗人因建功心切,受到永王的蛊惑,加入永王的队伍,结果受到牵连,被流放至夜郎,途中遇到大赦天下,才得以返回。诗人在返回途中,遇到了老朋友韦良宰,心中感慨万千。自己由旧日的供奉翰林沦为了一个流犯,而对方已由一介知县成为名镇一方的大员(江夏郡太守)了。其根本原因二人在骚动变乱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面对老友,李白除了叙及他们的交往始末,着意向他诉说了本身的不幸与委屈,并极力洗白自己,表明自身在政治态度上的清白。这首诗流传最广的是李白赞美韦良宰诗文的两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意思是说,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因为赞美的是韦良宰的作品,因此比喻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雕饰:指文章雕琢。在这首诗中这两句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其实也表明了李白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而这又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因为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所以后人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的作品。出水芙蓉其实,“出水芙蓉”一词更早在南朝钟嵘的《诗品》中就出现了,东晋著名诗人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的新局面,描绘出了山水的质朴的自然美,给人以清新可爱的感受。文学批评家钟嵘评价他的诗像出水芙蓉一样淳朴清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那么今天,我们再说到“出水芙蓉”一词时,往往会浮想联翩,一个美好的画面就会浮现在脑海中。因为我们不但能够想到芙蓉出水的美丽情景,还用这个词来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丽。出水芙蓉评价别人的诗词文章,并不是钟嵘李白的专利,比如我们更为熟知的“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杜甫也自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高度赞扬李白杜甫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些都是出自古代诗文的名句,这些都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样,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是,你不读书,不去广泛涉猎古诗词,你就只能是门外汉,不知道它们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那么,你也只能成为49人中的一个。所以,去阅读吧,广泛阅读,多读古诗词,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你就会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tz/12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寒范成大的三首诗,莳花寻幽,听雪探梅,
- 下一篇文章: 俗话东不栽榆,西不栽桃啥意思栽树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