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大家都知道齐白石画的虾神韵充盈,栩栩如生,灵动活泼,堪称画坛一绝,其实他画的梅花也独树一帜,出色无比。其实,齐白石还很喜欢画梅花,他曾在一幅梅花图上题诗:“小驿孤城旧梦荒,花开花落事寻常。蹇驴残雪寒吹笛,只有梅花解我狂。”字字透漏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梅花是齐白石喜欢的题材,一方面是因其象征着高洁的情操,另一方面,梅花也是他对于故园的回忆,寄托着他的浓浓乡愁。

齐白石在他的《自述》中记道:

“莲花塘离余霞岭,有二十来里地,一望都是梅花,我把住的梅花祠,取名为百梅书屋。我做过一首诗,说:‘最关情是旧移家,屋角寒风香径斜,二十里中三尺雪,余霞双屐到莲花。’梅公祠边,梅花之外,还有很多木芙蓉,花开时好像铺着一大片锦绣,好看得很。”

这种对于梅花的生动记忆始终贯穿在白石老人的一生中。齐白石画的梅花,没有太多的冷艳高洁、孤清傲寒,反而有一丝丝人间烟火的暖意,如《寒夜客来茶当酒》、《灯下赏梅》等皆具有生活的情趣。下面我们欣赏一下齐白石早年画的水墨梅花册页。

创作年代:年

规格:29×47cm

材质:纸本水墨

中国美术馆藏品

最近,再欣赏一幅收藏于北京画院的齐白石墨梅图——

此幅梅花新枝老干交错相生,花朵花苞交叠相映,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艺术感受。树干的遒劲厚重与花枝的轻健俏丽形成对比,使整幅画面张弛有度,苍郁秀美,繁茂之中更显苍劲古朴。

在这幅梅花的诗塘上,陈师曾题跋道:“齐翁嗜画与诗同,信笔谁知造化功,别有酸寒殊可味,不因蟠屈始为工。心逃尘境如方外,里裹清香在客中,酒后尝为尽情语,何须趋步尹和翁。衡恪率题。”尹和翁即尹和伯,陈师曾少时在湖南曾随其学画,齐白石早年的梅花也是学尹和伯,在此,陈师曾却鼓励齐白石抛弃尹和伯的画风,自创新格,并对齐白石的艺术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于一个刚刚到北京的画家来说意义非比寻常。正是在陈师曾的鼓励下,齐白石开始十载关门的“衰年变法”,自创“红花墨叶”大写意风格。年,陈师曾又将齐白石的绘画作品介绍到日本,从此,齐白石开始蜚声海内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tz/1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