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到底有什么好玩的?

当你对一个本地人抛出这样的问题。

他会回答你,好玩一筒卵。

但如果你真的已经坐几个小时高铁来了,恰好又有一个本地朋友做地陪。那不管怎么样,长沙人绝对不会让朋友吃亏。

大学同学死党小何

所以,当我接到小何五一要来长沙玩的消息之后,脑海里还是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地方迅速过滤了一遍。我想,既然要做地陪,还是陪小何感受一下地道的长沙,尽量避开人多的景点和雷区。

小何是2号中午一点到的,4号下午3三点的高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游玩的时间只有2号下午,3号全天,4号上午,总共3天2夜。我问他,这一次来长沙,有什么特别想看的地方吗?他说,就特别想看那个传说中的万家丽。

结合他的需求,我初步的构想就是,第一天主要玩河西,第二天主要玩河东,第三天上午单独去万家丽。这样基本上能玩的能看的基本上都可以玩到。接下来是一篇长达多字的纯玩游记,希望能对下一次要来长沙玩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总计字,阅读时间30分钟

小何的B站账号:派大辛

时间:5月2日

天气:晴

气温:35℃

游玩路线:梅溪湖城市岛——梅溪湖大剧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岳麓山——李自建/谢子龙美术馆——湘江沿岸

上一次跟小何见面,还是年在成都,如今一晃5年过去了,他几乎没有变。

第一顿接风洗尘,特色菜自然不能随便。又要上菜快,又不要排队,口味又要符合湘菜的基本水平,我干脆就带小何来到了河西王府井的老街鱼嘴巴,毕竟这里装修还算有一点特色,菜的出品也还行。

点了一个酸辣肥肠,一个辣椒炒肉,一个肉饼蒸蛋,一个玉米淮山,臭豆腐,糖油粑粑,葱油粑粑各一份,怕小何辣,还特意给他搞了一碗冰凉粉。菜的分量真的很足,两个人实在是吃撑了。可能是有一段时间没来这里吃了吧,菜的口味感觉越来越好了。

酒足饭饱之后,第一站我带他去了梅溪湖的城市岛。这个螺旋上升的建筑,造型颇具特色,有点现代艺术的感觉。且正处在梅溪湖的最西端,登顶之后,整个梅溪湖和岳麓山的景色都尽收眼底。

这个地方远离市区,一般不熟悉这一片的人基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建筑物。不然早就有一堆的网红来这个地方拍小视频了。小何说,这里就是有一点不太好,我说是不是房子太密了。他说是的,我说那没办法,毕竟这里地价高,不把房子建高一点,地产老板收不回成本。

从城市岛离开,驱车不到5分钟,就到了梅溪湖大剧院。这个长沙的新地标总造价28个亿。出自世界著名女设计师扎哈·哈迪德,她的上一个作品是北京SOHO大厦。据说长沙这个梅溪湖大剧院是她生前最后一个作品,主要的设计灵感是三朵芙蓉花,最大的特色就是流线型的墙面,没有一块砖是一样的。

到了这里之后,游客明显就多了起来,毕竟这里拍照是很好看,天气好,对比度高,背景建筑又很有未来感。我跟小何小心翼翼地规避着各种凹造型的游客。唯一可惜的就是,这个梅溪湖大剧院的外墙是真的要清洗一下了,太脏了。

就在我们在大剧院四周参观的时候,恰好一侧梅溪湖里的音乐喷泉也应景地表演了起来。开始播了一首《浏阳河》,还挺好的,刚准备夸,紧接着就是一首《真爱永恒》。小何说,放泰坦尼克不太好吧,我说中西合璧嘛,走向世界。

离开大剧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了。我赶忙开车沿着枫林路转潇湘大道直奔湖大。本来还想着爬一下岳麓山,可打开手机一看,连第二天的预约都满了。尽管我知道好几条上山的小路,可以绕开城防。但想了想,小何今天早上六点就坐高铁过来,这么热还爬山实在太折腾了,就带他在湖大里随便转转吧。

把车停在研究生院的空地上,沿着麓山南路一直往东方红广场走。一直走到老大礼堂,老图书馆,去看一看这种真正的民国时期的建筑,或许更加能够直观地感受这个千年学府的沉淀。岳麓书院这时候当然进不去,没预约,队伍都排了好几圈。我们俩在大大站过的地方停留了一会儿就走了。

走到逸夫楼的后门边上的时候,恰好看到了一条被青苔装饰的小路,颇有一些《龙猫》的味道,仿佛走上去就是另外一个世界。恰好一对JK小妹也来这儿凹造型,我不得不说,她们找对地方了。

到达谢馆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半。美丽的夕阳下,游客依然在排着长长的队伍在打卡点拍照。一边的草坪上,来自全国的时尚弄潮儿正施展着浑身解数,为朋友圈贡献美图。旋转楼梯自不必说,那是仿佛是可可香奈儿的秀场,门口那处凹陷更是经典的打卡地,连水池旁的墙壁也没有被放过,每隔三米就有一位女士与墙面亲密接触。

对于我来说,谢馆再怎么好看也就那样,没有什么记忆点。反倒是一侧湘府路大桥边上,一个吹萨克斯的老人引起了我们俩的注意。

小何说,这个场景有点贾樟柯《山河故人》的味道。我说是有点像,老的故去了,所有的思念和回忆也都逐渐消散了。

在我的印象中,火宫殿就是难吃的代表。不仅难吃,还要排队。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红餐馆。但没有办法,外地来的朋友总是点名要吃这家。我想了想,毕竟来一趟要打个卡嘛。就带小何来到了河西的火宫殿分店。这好像是火宫殿的第三家分店,就开在佳兴世尊的二楼,但生意却不怎么好,平常人流不多。

或许是在太阳下暴走了一下午的缘故吧,我们俩都没有什么胃口,随便点了一盘小份的小龙虾,一个热卤四合一,一份腊肉春卷,一手掌中宝,一手五花肉。小何觉得还行,我却觉得只有掌中宝及格,其它都是咸的要命。

时间:5月3日

天气:晴转阵雨

温度:25℃

路线:湘江中路——杜甫江阁——文庙坪——黄兴路——IFS——中山亭——九如里——大韩民国遗址——潮宗街天主教堂——定王台——天心阁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带小何来到了附近的一家比较正宗的常德米粉店来了一碗牛肉粉。本来是想带他去汽车西站那边那家公交新村分店的,后来一想今天的行程很满,就懒得跑那么远了。

这一天我没开车,两个人直接坐2号线到湘江中路下。然后沿着江边一直朝杜甫江阁走。小何问我怎么没看到长沙的大爷大妈跳广场舞,我说你马上就可以看到了,湘江边上才是长沙市民们的快乐大本营。

到了杜甫江阁,恰好遇见一场演出。一台萨克斯,一个键盘手,两个架子搭着个音箱,最后再加上一名主唱,这场颇为精彩的街头live就开场了!

整个回廊里坐满了听众,在这里根本无需有人出面维持秩序。所有人都静静地欣赏着几位老年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我对小何说,其实这就是城市最有人情味儿的地方。你能想象这些老人年轻的时候多受欢迎吗?

过了马路,我们直接从小路插到了樊西巷,然后在文庙坪的小巷里逛了起来。我说,长沙的历史遗迹其实很少,大多都在文夕大火中烧的一干二净,很少有完整的古建筑保存下来。

这里刚刚搞完翻修,外面都重新刷了层白漆,把以前破旧的样子给遮住了。只有当你再往里走一点儿,才能窥见一丝丝历史原本的颜色。这里由于距离南门口已经很近了,到处都贴满了租房信息。上面写着长郡中学最近陪读房,空调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实际上都是当地十分破旧的老房子了。我对小何说,这应该也算是湖南特色。

文庙坪就是因为这里以前是长沙学宫的所在地。简单地说就是省考试院+孔子庙+教师宿舍+领导办公楼。本来也是极为宏伟庄严。在文夕大火中也是灰飞烟灭,只剩下了这个牌匾。

虽然某些媒体现在特别喜欢称自己“网红城市”,但是就在五一商圈不到米的地方,许多本地居民依旧生活在这一片陈旧的小巷弄里。抽着十块钱的捞白沙,做一点小生意,几代人都住在一起,等待着真正的共同富裕的那一天。

从小巷子里钻出来后,我们正式步入了最高密度的游客打卡区——坡子街和黄兴路。全国的步行街都大同小异,这里只有火宫殿总店还值得来体验一下,吃就不必了,进来走一走足矣。

其实聊到火宫殿,我总觉得火宫殿挺可惜的,没有把握住几波变革的机遇。要不是依然占据着黄兴路步行街这个最黄金的位置,可能早就已经支持不下去了。

以前,谈到长沙,火宫殿就是湘菜集合的第一代表。但这几年文和友风头正劲,逐渐取代了原来火宫殿的长沙餐饮代表的江湖地位。除去菜品质量问题,我想更本源的因素,恐怕还是在于管理上的问题和理念上的问题。如果能够与国内一些比较专业的创意营销公司合作,重新包装火宫殿的品牌,用新的营销理念来进行推广,东山再起也并非不可能。

当然,火神庙的香火依然还是很旺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旁边竟然还加了一座观音庙,火神跟送子观音联手营业,这个创意也是挺绝的。

但有一点值得点赞的是,火宫殿的小剧场,每天都会提供免费的湘剧表演。许多本土的花鼓戏年轻演员,能够在这里得到很好的锻炼机会。同时也能够传播湖湘特色的文化。这一点还是很不错的。

穿过人潮汹涌的黄兴路,我们终于来到了长沙IFS。我跟小何说,成都春熙路那个熊猫不比这个好看吗?这两个小熊到底潮在哪?但,来都来了,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走向了天台。

天台上自然早已人满为患,小何在B站上有一个账号,所以到了一个景点,他会出一段镜,给大家展示一下,旅游景区究竟有多夸张。对于我来说,实在是挺无聊的,还不如看一下周围的美女们凹造型。

从右侧的直升梯下楼后,我们继续向北前行。此时天已经完全阴了下来,我们来到了标志着长沙旧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中山亭。听说亭子上的钟表还是某大牌原厂的,至今依然分秒不差,只是维护费有点高。

穿过长沙人都会相视一笑的金满地,往前50米,就是潮宗街。这里原来是距离码头最近的仓储基地,也是当年常年跑船的贩夫走卒的聚集之地。是五一商圈附近保存得最好的一片民国建筑群,尽管去年也已经翻修,但稍微往里走一点,还是能够在一砖一瓦之间窥见一丝民国的风韵的。

比如这个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遗址,就是当年韩国抵抗组织头目金九联络同志的秘密基地。我们到这里的时候,恰好碰上一群来参观的韩国友人,所以你看,这里还是挺有国际影响力的。

当然,除了许多历史遗址之外,这种铺满爬墙虎的墙面更容易勾起大家一些美好的回忆。

当然,如果你最近碰到了什么脏东西,或者需要求财转运,九如里这儿有两家据说是很灵验的馆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体验一下。

走到靠近江边的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潮宗街耶稣教堂。这里距今已经有年的历史,是一座中西合璧的耶稣教堂,前面的门楼是西式的,后半部分却借鉴了中式庭院的设计风格。免费对外开放,但是需要登记一下身份证。还是非常值得大家进去看一看的,尽管原建筑同样损毁于文夕大火,但修补时间是在建国前。所以整体风貌还是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

教堂总共三层,一楼和二楼分别有两个大礼堂,三楼则是工作室。关于耶稣教,尤其是在长沙这样一个内陆城市,整体而言还是比较小众的团体,因而显得有些神秘。(其实再往北走一点,就是北正街教堂,那个也非常值得一看,但是由于路线缘故这次就错过了。)

从潮宗街走到河边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我们俩已经暴走了两万五千多步。基本上这边能看的景点都看得差不多了。小何说,还有什么牛逼的吗?我说有,但是我们又要往回走一截,你还走得动吗?小何说没问题。然后我们杀了个回马枪,从蔡锷路直走来到了天心阁古城墙遗址。

天心阁分为两段,前面一段是一个公园,主要成为了附近居民打牌遛鸟的场所。而后面一段古城墙部分,由于要收费,所以一般本地居民都不会进去。想要了解这一段内容的朋友可以看我早年写过的一篇文章《诡秘深幽的天心阁隧道之谜》。

正当我们准备回头的时候,一场暴雨突然降下,我们又只能躲回天心阁的城门洞里避雨。不得不说,是缘分了。趁着雨稍微小一点,我们冲到了公交车站,打算叫个车回去。结果一看,连这里都有42个在排队。算了,果断做先到湘江中路那儿下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半,我们俩已经暴走了三万五千步,确实已经累了。突然想到,我还没有带小何喝茶颜悦色的。看着这一片随处可见的排队人群,我说,要不我们还是直接去我公司楼下吧,那儿不用排队。于是,两人又坐2号线,来到了梅溪湖这边。小何也是终于尝到了传说中的茶颜悦色。我问他,你觉得好喝吗,他说,虽然还好,但也不至于排这么长的队买吧?搞不懂现在年轻人的心态了。

时间:5月4日

天气:阴天

温度:25℃

路线:地铁2号线直达万家丽广场

早在来之前,小何就点名说,这一次来长沙玩,一定要来宇宙中心万家丽参观一下。其实之前我也没来过,但我感觉这一次来真是太快乐了。用台湾话来说,这里真的很疗愈诶。

豆瓣上有一篇百万+,叫《长沙万家丽广场三天两夜深度游》。讲的就是外地游客来长沙万家丽之后的感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拜读一下,确实比我写的深入多了。

虽然对于万家丽的种种传说早有耳闻,但直到电梯门打开的那一刻,我们才意识到,万家丽这三个字究竟有多么震撼。万家丽,亚洲最大的单体建筑。文化大观园,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之集合。

一面金碧辉煌的历史墙上布满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的每一个皇帝。左右两侧的几字型长廊金龙盘踞,做工精细,每一个长廊的一端都有一个颇具特色的亭子,亭子里供奉一位美人。

当然,不用我说,你一定猜到了,这个亭子里供奉的是香妃。毕竟是虚拟的历史人物,所以画像估计参考了还珠格格的剧照。

香妃的旁边是一尊巨大的财神金像,财神的对面则是····

根据这位女神手中的稻穗判断,应该是希腊神话里的丰饶女神德墨忒尔?且不管她和财神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隔壁弥勒佛对面也有一尊希腊神邸,可能这就是黄总中西合璧理念的展示吧。

除了财神和弥勒佛,11楼花园的中间,还有一座宏伟的三面佛,这样的布局,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这是不是某位高人给黄总布下的风水局?

然而,比外部结构更牛逼的,还是这一层室内陈列馆里的世界名人蜡像馆。在这里,CrisWu、武则天、Ladygaga、寡姐、热巴等参赛选手,正激烈地争夺着万家丽产的奥斯卡小金人。

至于寡姐为什么要在这里摆出拉屎的动作,我跟小何也百思不得其解。名人馆的名人实在太多,我们俩笑的下颌骨都有点疼了。

但11楼的惊喜,跟28楼天台的壮观相比,实在是太弱了。在这里,东南西北四个角上分别树立着四栋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建筑。金灿灿的照壁上分别雕刻着玉皇大帝,盘古开天,女娲以及如来。

毕竟是亚洲最大的单体建筑,万家丽的顶楼一共有12个直升机停机坪,据说曾经接待过中东和非洲等显赫政要。

从这里往中间看,就可以看到刚刚我们提到的三面佛了。

天台上,稀稀疏疏的小姐姐们已经开始在唐僧师徒的注视下凹造型了。与这些迷惑的雕塑合影,我和小何都觉得这些游客的行为更加令人迷惑。

最后谈一谈我对长沙突然爆红的看法:对于一个在长沙生活了20多年的人来说,听到“网红长沙”这个称谓,其实内心是非常抗拒的。抛开“网红”这个词究竟是褒义还是贬义不论,一座熟悉的城市突然被某种未知的力量裹挟着强行站在了台前,就像跟你不熟的同事推你上台表演节目一样,难免有些尴尬与反感。当然,作为本地居民,我们还是希望更多的外地朋友能够来到长沙,但朋友们可以走出五一商圈,去看更多的风景,更加还原长沙本地特色的地方。

三天两夜的行程到今天就结束了,希望大家下一次来长沙,能够带更多的朋友去更有意思的地方了解更加真实的长沙。(完)

刘路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pz/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