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专栏涉江采芙蓉卫东倾情朗读06
原文+解读 涉江采芙蓉 今天我来欣赏一首大家比较熟悉的诗《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wèi)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我们在之前的《古诗词特辑》系列节目中讲过,薛涛用芙蓉皮和花汁来作信笺,但那是木芙蓉。这首诗里开篇就说“涉江采芙蓉”,所以此处的芙蓉应该是水芙蓉,即我们所熟悉的荷花。荷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其实还有很多别名,如菡(hàn)萏(dàn)、芙蕖、容华、水芝等等。 此处选择“芙蓉”一名是有深意的,古人特别喜欢用谐音字来委婉地表达情感。“芙蓉”的谐音是“夫容”,象征着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就像诗词中常用“莲子”来表达“怜子”一样。 诗的前四句写的是女子涉江采莲欲赠远方的丈夫;后四句则反过来写远方丈夫对家乡、对妻子的思念。然而无论是远寄荷花的无从送达,还是回望家乡的长路漫漫,其间都弥漫着因为路途遥远无法相见的忧伤,暗示着二人永远无法再度相聚。古时交通不便,一个人离开家乡后就很难在短时间内回去。所以贺知章会说“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王昌龄会说“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也正是这种距离的阻隔,让人们心中的感情更加浓烈,就像歌词里唱的“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这首诗中的两位主人公,因为空间的阻隔不得相见,像极了被银河相隔的牛郎织女星。但,织女牛郎尚有七月初七鹊桥之盼,他们却是“君问归期未有期”,隔着山长水远的距离,虽然心心相印,却无法长相厮守。一个“终老”,将空间的遥远延伸到时间的漫长。读来令人绝望。 南朝钟嵘在《诗品》中评价《古诗》时说: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这首诗明白如话,没有任何生僻的字眼,更没有用任何典故,读来却给人惊艳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文温以丽”吧。此外,全诗藏在采荷、回首间的那种深刻的思念与“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悲伤,除了“惊心动魄”还有什么词能够形容尽呢? 当然,如同我们在《诗经·蒹葭》中所讲,这首诗所蕴含的东西不仅仅是恋情、相思那么简单,它实际上和《古诗十九首》中的其他诗篇一样,象征着一种生命永恒的不圆满与悲凉。 叔本华认为,人生有如钟摆,摆动于痛苦与无聊之间。当欲望得不到满足,人便感觉痛苦;当欲望得到了满足,剩下的只有无聊。所以他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这些思想,虽然今日看来如此消极,令人压抑,但却引人深思。也许,这就是悲剧比喜剧更深刻的原因所在吧。因为只有更好地理解人,思考人,我们才能更好地度过这一生。 最后,想送给大家沈从文先生的一句话:美丽总是令人忧愁。晚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wèi)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寒空-姜小青 春よ,来い-宫西希 来源:为你读诗 往期回顾 古诗专栏|《行行重行行》卫东倾情朗读01 古诗专栏|《青青河畔草》卫东倾情朗读02 古诗专栏|《青青陵上柏》卫东倾情朗读03古诗专栏|《今日良宴会》卫东倾情朗读04 古诗专栏|《西北有高楼》卫东倾情朗读05 内在语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请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jz/4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纳兰性德诗词全集,一颗耀眼的明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