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一年当中第23个节气,民间有“小寒大寒冻作一团”的说法,所以这个节气代表一年当中最冷的时间,时节进入了严冬。

小寒的三候

小寒起每隔5天分出三候:

一候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三候雉始雊:“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的食俗:

南京-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拌在饭里吃。

全国-腊八粥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腊八粥不仅是在腊八节吃,小寒时节人们也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食材丰富,美味又营养。粥里的多种粗粮豆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比精白米高出几倍到十几倍,而且富含多种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

补膏方

《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滋补内脏。膏方不仅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还具有滋补身体,强壮体质的作用,在冬日里受到民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膏方进补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进补-当归生姜羊肉汤:

主料:羊脾肉g

辅料:当归25g、老姜3片、红枣5粒、北芪50g、党参25g、水8碗

做法∶

1.羊肉焯水3分钟备用。

2.红枣去核洗净。

3.当归头切片,连同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煲内煮滚,再文火3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产妇血气两虚、四肢冻又觉头晕眼花,可增强御寒能力、强身健体。

农历十二月,一年中最后一个月,最冷的一个月称“腊月”。这个“腊”原是猎取禽兽肉以祭祖,与“伏”对应,周朝称“大蜡”,“腊”也称“索”,“索鬼神而祭之”。元稹有诗:“腊尽残销春又归,逢新别故欲沾衣。”

《尔雅》称农历十二月为“涂月”,这个“涂”同“除”,“除月与鬼神,别未有人知”。《礼记》的说法是“数将几终,岁月更始”。

农历十二月对应《周易》中的临卦。居高临下,“临”是注视。“日居月诸,照临下土”。祈求“照临”而得“平安”,为岁末祭祀的本意。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微雨

陆游

晡後气殊浊,黄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

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

清远舟中寄耘老

苏轼

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

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

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

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颍水湄。

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

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

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蘋吹花散烟水。

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

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

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

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

人生百年如寄尔,七十朱颜能有几。

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却带经锄。

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南宋李迪雪树寒禽图

上海博物馆

李迪,北宋宣和时为画院成忠郎,南宋绍兴时复职为画院副使为画院成忠郎画多艺精,颇负盛名。此图写竹叶覆雪,轻染薄雪的棘树上,栖息着一只伯劳。山坡以粗笔勾出,写一丛衰草,更添雪意。双钩写竹、树干,敷色渲染。雀鸟以没骨及钩勒相结合绘出,写实生动。此画是作者晚年的精心之作。

素材来源:人文之窗

延伸阅读:

美哉,中国十大名花那动人心弦的花姿、花语、名诗、名曲!

天冷了!其实围巾也是一味"中药"!围巾这样系,温暖整个冬

多吃这几样,身体好气色佳,变美更轻松,尽显冬天女性美!

愿你明天更美丽!妇科圣手梁雪芳:冬令进补,首选膏方,治病助“孕”,青春永驻

鲜美甘醇、唇齿留香,与你分享广东人煲靓汤的小技巧,推荐几款秋冬暖身汤

冬令进补,开春打虎,养生记得十个一,千万别错过这个好时机

欢迎分享,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与合作:。

喜欢本文吗?敬请点赞、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fb/9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