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全面收集专家的临床应用经验及循证医学证据,形成共识,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工作提供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通腑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了发布审查,经学会办公会审批,现予以公告。

其中,《通腑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主要起草人为河南中医院医院的刘向哲、王新志、赵敏等专家。

《通腑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简介

本共识由河南中医院提出。

本共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共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中医院、北京医院、医院。

本共识主要起草人:刘向哲、王新志、赵敏、高颖、蔡业峰。

通腑法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随后张仲景将通腑法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创造了“承气汤”系列通腑方。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不断发展,以王永炎院士为代表的现代医家进一步拓展了通腑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通腑法是治疗中风病腑气不通的主要方法之一。腑气不通既可能是中风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机特征,也可能是中风病进展的影响因素。

在临床实践中,关于如何定义通腑法、通腑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是什么、如何掌握通腑的程度、哪些疾病可以使用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怎么应用通腑法、通腑法能否减少中风病并发症的发生等问题,目前仍缺乏相应的临床共识。为进一步规范通腑法的临床应用,促进通腑法临床应用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特制订本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本共识适用于符合通腑法应用指征的中风病患者,并形成了15条与通腑法相关的共识建议和17条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推荐意见。临床医师应密切评估患者病情,参考、应用本共识。(此部分内容由项目组提供)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fb/1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