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白粉病及防治方法百度经验
症状及病理变化: 该病主要发生在叶部。患病植株叶部初期表面呈块状褪绿,出现黄白色斑驳,后在叶片背面产生白色菌丝层及粉状分生孢子。 秋后在白色菌丝层上产生小粒点,初为黄色,后转黄褐色,最后变黑褐色。病叶枯黄早落,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 该病有其发生规律,该病的病原为真菌中的子囊菌类,以菌丝体,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孢子萌发长出菌丝,形成吸胞,自气孔侵入叶部组织吸收养分,后随菌丝成长不断形成分生孢子,反复侵染。在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重。 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以消灭侵染源。 发病初期喷施0.2%~0.3%的石硫合剂,以防病杀菌。 加强养护管理,合理密植,适当修剪、施肥,及时中耕除草,创造通风透光的栽培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可减少发病。 查看原文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houjibaidu baidu.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fb/10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出水芙蓉最早也是形容貌美的女子吗
- 下一篇文章: 成都为何叫蓉城,芙蓉花为何是市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