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宣威走进宣威东山芙蓉胜景
探访宣威土司传奇故事 穿越万亩石林花海迷宫 近日,笔者一行8人驱车从宣威城出发路经省级名胜风景区东山寺、翻越宣威东山蓉峰顶、经李家村后向南行驶,约15公里来到了宣威最具神秘感和诱惑力的宣威东山芙蓉寨,早已等候在此的张荣和张瑞祥两名彝族同胞的引导下,我们听彝家山寨传颂了千百年的神奇故事、观赏千年芙蓉树、穿越了万亩芙蓉石林及万亩杜鹃花海。在彝家山寨及茫茫林海里我们忘却了城市的宣闹与烦恼,陶醉在宣威安土司家兴衰往事与石林美景和杜鹃花海中,一天的探索与行走,大家犹如穿越时空,回到几百年前安于蕃时代,眼前浮现出安土司当年那不可一世繁荣与急剧败落的画面,用脚步和心灵体验了一个与路南石林相比美旅游处女地——宣威东山万亩芙蓉石林、万亩花海与万亩原始丛林,时间飞逝,不知不觉10多个小时过去了,傍晚我们怀着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和丰收喜的悦回到宣威城。 沙漠之洲 宣威土司百年兴衰故事: 来到一片象火山岩浆流淌形状的喀斯特石灰岩地貌旁,向导张荣指着几棵古树说,这些大树都在百年以上,那棵最大的的芙蓉树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就是远近闻名的芙蓉树(也叫大花树)。沿着石缝,我们向上行走多米后,张荣指着一片乱石岗中的一块见方约10平方米的平地说:这就是传说中安于蕃当年安葬过的风水宝地,因为龙脉太大一般人享受不起,这个位置至今谁家都不敢使用,但周围已经全是坟墓。听老人说芙蓉寨就因撵到了这关风水宝地而才名扬千里,也因有了棵千年古树而取名芙蓉村。曾几何时这里的地名不叫芙蓉村而叫谢且倮果村,彝语中的谢且为有山有水,植被很好,适宜居住的好地方。这里隐藏了宣威安土司由兴盛转向衰败的传奇故事。 斗牛场 张荣介绍:据民间传说,安土司统治沾益州(今天的宣威市所辖范围)已多年,传到安于蕃时,为了让其家族更加兴旺发达,他不息重金从四川请来一个风水先生,为自己撵一关百年之后的安息之地。风水先生在乌蒙山区整整撵了三年地,最后发现龙脉就落在东山谢且这个地方,风水先生称此地背靠东山主峰(海拔米),前有二十四玉女(即山头)向他朝拜和一个金盆(即高原湖,现已无水变成芙蓉坝子,左边有青龙(即龙山)、左边有白虎(即虎山)相护,此风水宝地就叫二十四玉女捧金盆。但风水先生迟迟不告诉安于蕃,传说如若天机泄露后风水先生就会双眼失明。安于蕃表示将风水先生孝养好直到升天为止,最后风水先生向安于蕃泄露了天机,于是安于蕃在风水宝地左前面的大片土地上修建了他的行宫,右前面米处的大片土地上修建成跑马场。安于蕃百年归天后也终于如愿以偿得安葬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然而,安家后人不仅没有兑现孝敬风水先生的承诺,反而把风水先生当作奴隶使用,整天砍柴、推磨,倍受折磨。他的徒弟得到消息后,决心报复安家,于是乔装改扮来到这里,四处散布谣言说安于蕃安葬处非但不是风水宝地,相反是块绝地,风水先生瞎了双眼就是证据。安氏后人听到此话后,找他寻求破解的办法,他故弄玄虚,说除了另择坟地安葬别无他法,安氏族人听信了他的话,决定把安于蕃的棺木从那里取出迁到了这位风水先生选好的东山龙山半坡龙脖子上安葬,即现在的宣威东山脚河东营村背后的半山坡上,安于蕃的坟墓现在还能看到石碑及碑文。 群仙聚会 迁坟这天,当众人挖开墓土时,但见瑞气升腾,棺木上的油漆彩绘如新,两根粗大的血藤将棺木缠绕离地高高托起。只有砍断血藤,才能把棺材抬出。更为神奇的是,此时一对白鹤从墓穴中飞出,风水先生扬手抛出飞镖,可惜手慢了一点,只打死一只,另一只却飞走了,他师傅的眼睛就只复明了一只。众人惊骇,并奋力砍断血藤,顿时血流成河,血液顺着山坡一直往下流淌,到山坡下约米,风水先生的徒弟用一支艾蒿止住了血流,从此血流保持着流淌的姿势,凝固成了一遍起伏不定石头,艾蒿则成活后变成了今天的芙蓉树。安氏把坟和庄园搬迁到了河东营,从谢且到河东营有二十多里,土司动用了数千人,采用人传人的方法,上边拆下边盖,一天一夜就搬迁完毕,可见当年安家权势之兴盛。迁坟后,安氏后人再没能像自己的祖先那样拥有统驭部族和统治沾益州的强大力量,这支古老的血脉再也没能延续下去,逐渐被历史的浪潮所湮没。这个离奇的传说,把安土司的消亡归结到安氏祖坟龙脉遭受了破坏,才导致了这个显赫家族的衰落。然而,《宣威州志》有记载,安于蕃于康熙四十三年承袭土司,居于东山之下,颇好学能诗,“敦诗说礼,师人师经”,属土司中之能者。雍正四年,被云南总督鄂尔泰计擒;五年七月,改土归流,并设宣威关,从此沾益沾州变为宣威州,宣威便得其名称;七年十二月,诏发江南江宁府安置;于乾隆年间死而归葬宣威。安于蕃之被革,以其貌似其罪,实为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老树盘石 芙蓉寨千年古树的传说 芙蓉树距龙山约三四百米。导向张荣介绍说:安氏家族把坟和庄园搬迁到河东营后,那株当年小小艾蒿则成活并变化成为芙蓉树,最终成长为今天芙蓉寨中最古老最神奇的一棵古树。芙蓉树的树根深深扎入石缝,巨大的树根在巨石间穿行数十米远,树冠遮蔽的土地足有三四百个平方米。《宣威州志》有诗句描述这棵芙蓉树:“双龙夭矫驾长虹,石笋中涵宝气融。镇日涛声奔骤马,遏云钟韵骇飞鸿。”另外,在张绍波的《云南古玉兰》一文中也叙述了这棵古树:东山古玉兰生长于北宋时期,树龄已逾千年。清雍正年间因受火灾而倒,现存树体为倒后萌生。此树在植物学上分类学称滇藏木兰。张荣进一步介绍说:这棵树的皮可以治病,无论小儿夜哭,夫妻不睦,还是头痛脑热,以此树树皮为引,熬药服下病痛立即解除,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在这棵树上取皮入药,如今留下了很多很多的伤痕,枯死的树洞能够容得下人的身子。这棵大树将村庄分为左右两个部分,更为神奇的是这棵古树每年春天2至3月份开花,花朵起初洁白如玉,花瓣复瓣重蕊,随后颜色变换呈粉红色,花落后开始长出叶子,到了七八月份,开始挂果,种子通红,就象相思豆。此树开花能预测年运,如果靠南边的那部分开得旺盛南边村落风调雨顺,北边的花开得旺盛北边村落风调雨顺。然而,今年芙蓉树整棵树的花都开得很旺盛,预兆芙蓉寨今年又是一个风调雨顺年。因为芙蓉树的神奇,年人们便将谢且村更名为芙蓉(村)寨。由此芙蓉寨得其今天的名字。千百年来,这里作为宣威市彝族同胞比较集中的地方,在岁月的流逝中,芙蓉寨的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尤其近年来市委政府在这举办了火把节,硬化了村庄道路、大多数农户新建了小洋楼,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如今的芙蓉寨已经发展成为宣威市东山镇的一个行政村,人口达1多人,其中,彝族人口占余人。 龙树 彝族人传承已久的祭祀龙树 考察了千年芙蓉树古树,了解了芙蓉寨的来历后,张荣带领我们来到龙山,在一棵胸径约五十厘米左右的高大乔木下,张荣讲述了彝族同胞祭祀龙树的故事。树是彝族人民崇拜的圣物,芙蓉村右边的一座小山当地人称龙山,山上有棵长势奇异的大树就是彝族同胞每年农历三月的头一个属牛天祭祀的龙树,每年的这一天,芙蓉寨的彝族人民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阖族人民平安吉祥,说来奇怪,每次供过龙山后,三两日之内必然下雨。在树根部约1米高处人为地用藤萝扎了一圈已经干枯的树枝,树下没有祭台,只有几个散乱的石头和一些燃烧香纸时留下的灰烬。张荣说:龙树的树叶是不会凋落的,四季常绿。树冠上有两种树叶,一种是刚发出的嫩绿色树叶,另一种是墨绿的老树叶,两种树叶形状明显不一样。顺着树干往下分,就能看出是两株不同一种植物,发嫩叶的是树是落叶的藤本植物;长老叶是不落叶的浆子树。龙山对彝族人来说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平时是不允许人进入的客人例外。龙山上的一草一木任何人都不能采摘和捡拾,包括枯死的树枝和树叶。绑在树腰上的藤子和树叶,是村里老人从深山找来的祭祀之物,每年换一次,祭祀后就不能动。传说多年前村子里有一个小伙子不听大家的劝告,把捆在龙树上的藤子砍断,结果几天后就掉在水塘里淹死了。 村民祭祀的龙树 走进万亩石林花海迷宫 在村委会主任张瑞祥的引导下,我们沿着村庄后面的山路前行约2公里,便是不被外人知晓的万亩石林、万亩杜鹃和万亩原始丛林迷宫,这里作为宣威东山的东部,虽然海拔很高但是降雨充沛。来到这里地势起伏连绵不断,没有陡坡和深沟,全部为喀斯岩溶地貌。张瑞祥一边在前引路一边向我们介绍:这片石林花海,大至方位为东至芙蓉和李家村、西至宣威东山顶、南至火石盆、北至龙口的数十平方公里,特殊的喀斯岩溶地貌和偏酸性土壤,是形成芙蓉石林和适宜各种杜鹃花生长的地方,万亩石林花海其实只是个概数,实际面积远远超过万亩。今天因为有男土女士共同上山,张瑞祥才选择了一座平缓的小山丘,并领着大家走进石林。进入石林后大家便活跃起来,快来看:这个象叫天鸟,那个象犀牛望月,大家惊喜交集,纷纷给这些怪石取名子:佛掌、老树盘石、绵羊问路、挺住她、头顶绣球、母子情深、骆驼啸天、沙漠之舟、玉女背背箩,久别重缝、怒发冲冠等。其实到了石林胜景,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石林里的这个怪石象什么?那个石头象什么?只是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只要仔细观察、善于想象、勇于发现,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无奇不有,只能用千姿百态、巧夺天工来形容。 万亩花海玉女背背篓头顶绣球 石屏风 叫天鸟凤凰骑神龟 翻过小山丘,张瑞祥指着丛林说:前面就是万亩花海了,放眼望去,那粉红色、粉白色的杜鹃花在林荫小道两旁夹道欢迎每位光临者。向导张瑞祥要求我们跟紧点,如果迷路就走不出去了,我们这儿到处是杜鹃花,大家边走边看,这些花从年初就开始开放,要开到六、七月份都有花开,半年多时间都能看到千姿百态的杜鹃花。此外,每到春天时几百个品种的野花争相怒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颜色都有,芙蓉花海才是真正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现在看到到的除了各色各样的杜鹃花外,还有救军粮花、倒钩剌花、野生金银花等。过几天来这里,漫山遍野的野果让你们看不完、品不够。沿着平坦的花海林荫,我们向北行走了约2公里路,领略了东山芙蓉的花草世界,享受了“宣威的天然氧吧”。在一块平地上休息时,考察宣威旅游业的宣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承根一行4人与我们相遇在花海之中,并在他们的邀约下,我们再次翻越了另一个小山丘,这座山的石林与开始上山的那座山时看到的石林有明显不同到处,册顶乱石成堆,在一个岩头上有棵枯死的古树,形似怪兽又向飞鸟降落,我叫它凤凰骑神龟;再向前便见到一个几十米长、十多米高的大屏风,再向前行走便进入当年诸葛孔明布下的迷魂阵,在那里熟悉地形的张瑞祥也迷路了,转了约半个多小时,张瑞祥终于引领我从一道石门中走出来,大家走到这座小山脚下稍作休息。便驱车返回宣威城,完成了一天的芙蓉石林花海的旅游考察。 走进花海 回想一天的宣威芙蓉石林游,让记者终于明白了芙蓉石林的美丽与神奇,它是大自然留来人类的另一处石林胜景,这里象座宏大的石头与森林编制成的迷宫,等候爱好稀奇者、勇于探险者等有识之士的考察与鉴赏。10多个小时的探寻与考察,大家已经深感受体力不支,不能继续欣赏大自然赠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了。作为基层一名普通记者,因为没有很好的想象力和语言文字表达力,只能自己对东山芙蓉胜景的美好回忆变成这段简陋的文字,虽然很难真实全面反映出这个令人神往而美丽的地方,但可起有抛砖引玉作用,不妥之处等寄希望于有识之士的探究与斧证。 (特约记者沈良斌文/图)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tz/2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微美女16号我叫肖娟,来自芙蓉
- 下一篇文章: 来自芙蓉国度的一封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