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芙蓉国里芙蓉茶(一)

佛茶居主人·李锡洪

湖南很早便广种木芙蓉,唐末诗人谭用之赋诗曰:“秋风万里芙蓉国”。从此,湖湘大地便享有了“芙蓉国”之雅称。

整个湖南的茶叶都可称之为芙蓉茶。有意思的是,湖南安化就有芙蓉山,山中有佳茗。 “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箱。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陶澍的一首《芙蓉江竹枝词》不仅写出了芙蓉山采茶姑娘们采茶的欢乐场景,而且也让芙蓉山“仙茶”的美誉更加深入人心。

芙蓉山矗立于安化东南部,常年云雾缭绕,大小72峰相互簇拥,群山相连向四方散开,宛如一朵盛开的芙蓉花,主峰蚂蟥山海拔米。座落在这深山中的芙蓉村堪称人间圣境。湖南几大高山都出好茶,芙蓉山中茶,更是茶中精品。

要研究中国的茶叶,湖南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课题。湖南这个地方可以说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茶叶种植、生产、销售的强省。第一,从经营茶叶的种类上来说,我国六大茶类,湖南能够生产的有就有绿、白、黄、红、黑,五大类,就是说除了制作工艺复杂,制茶如绣花的青茶外,其他的茶叶在湖南都能生产。第二,从经营茶叶的产量来说,湖南的茶叶产量很大,产茶量居全国第二位,素有“茶乡”之称。全省有九十多个县(市)种植茶树。第三,从经营茶叶的销售渠道来说,湖南的茶叶销售全国,直达到海内外,而且有很多与茶相关的茶人和名人。

“湖南的绿茶”有很多,举不胜举。年芙蓉山创制名茶“安化松针”为绿茶珍品;“古丈毛尖”早在唐代即为贡品;年研制出来的“石门银峰”紧秀似峰,白毫披身,香高味浓;产自邵阳隆回县的“白马毛尖”,匀净稍弯,翠绿光润,白毫显露;产于南岳衡山的“南岳云雾”茶,条索紧细,香气馥郁,挺秀多毫,汤色黄绿,叶底嫩匀,滋味甜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的特产“黄金茶”具有“四高四绝”的特质:“四高”,即茶叶内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叶绿素含量高;“四绝”,就是茶叶的香气浓郁、汤色翠绿、入口清爽、回味甘醇……

“湖南的红茶”一般指湖红工夫。湖红工夫以安化工夫为代表,外形条索紧结尚肥实,香气高,滋味醇厚,汤色浓,叶底红稍暗。根据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年5月第一版页:湖红工夫茶主产湖南省安化、桃源、涟源、邵阳、平江、浏阳、长沙等县市,湘西石门、慈利、桑植、大庸等县市所产的工夫茶谓之“湘红”,归入“宜红工夫”范畴。但在本页的页末,作者又把平江工夫,长寿街及浏阳大围山一带所产的红茶,因靠近江西修水,归为宁红工夫。这种以山形地势及产区较近来划分红茶种类,而不完全以省界来划分的方法,更为科学并值得借鉴。

由此看来,湖南的红茶有好几种风格。湖红工夫的主产区安化、新化、涟源一带,位于湘中地段,处雪峰山脉,位资江之中游,“缘安化三乡,遍地有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桃源产区地处武陵雪峰两山余脉,有沅水经流,古《荆州土地志》云:“楚南茶出武陵七县,桃源其一。”吴觉农先生评论湖南“可以生产同祁门和宜昌一样为国外所欢迎的高香红茶,还可以栽培和发展与云南相同的国际上著名大叶种红茶。”

“湖南的白茶”产区坐落在武陵山脉腹地的桑植县,正处于我国茶业黄金纬度带(北纬30度)附近,属于武陵山脉优质茶叶产区带,雨水充沛,云雾缭绕,环境优良,气候适宜。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滋味浓醇、回味悠长的桑植白茶。

桑植为全国第二大白族聚居地,桑植县白族是由云南大理迁徙而来,白族姑娘头上戴的头饰上有着“风花雪月”的含义:垂下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桑植白族人心中对白茶有他们的定义:桑植白茶按原料等级进行划分,分为“风、花、雪、月”四个系列。风系列原料为一芽三叶,花系列原料为一芽二叶,雪系列原料为一芽一叶,月系列原料为芽头。同时,鲜叶原料的采摘也是十分讲究。露水未干不采、雨天不采、细瘦芽头不采、人为损伤不采、虫伤芽头不采……经过精选后的高品质原料铸就了桑植白茶独特的品位。

注: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pz/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