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矢志不渝只画芙蓉花,他是中国第一
他,是成都民盟盟员,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职业画家,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他,被称为“芙蓉画家第一人”,所绘的芙蓉花走出四川、走出国门。 新年交九的冬日,空气中浓厚的朦胧,和画面上流动的飘渺,发生了神奇的视觉化学反应。 热烈的芙蓉花,清雅的芙蓉花,大大小小60多幅芙蓉画作,让杨学宁以《陆荷绚影》命名的芙蓉画展,对参观者构成了致命诱惑—— 好想穿越进那朵花里,看看里面藏着何等传奇…… 年12月1日至年1月7日,“蓉城芙蓉第一人”杨学宁的跨年画展在成都域上和美艺术馆展出。 1月5日,成都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召开。7日,民盟成都市委将在会上进行《以芙蓉为城市形象标识打造国家文创中心城市》的发言。 发言的主题是一朵花,一朵被称为成都“市花”的芙蓉花。 他希望—— 唤醒成都人对这朵花的爱 这朵穿越千年、融入成都别名的芙蓉花,在楼宇和车轮中渐被遗忘。 人们口里念着“蓉城”,却少人知花的生长规律、花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渊源、花语寓意等,更别说把这朵花的精神融入城市发展、列为城市名片。 与洛阳牡丹在城市中的文化引领、产业凝聚相比,这朵花默默开、无人闻…… 与她蕴藏的艺术、文化、产品业价值相比,她藏在隐形的深闺太久了! 杨学宁是这份方案的坚实倡导者,也是民盟一员的他,对这朵芙蓉花的痴心、痴爱,已经感动了太多的人。 “我没什么大的奢望,就是想唤醒成都人对这朵花的爱,让这朵自然之花绽放艺术光华,成为吉祥之花,传送成都的暖意”,杨学宁从芙蓉花里看到了“福荣”的美好寓意。 (杨学宁与泰国总领事郭梅特先生在作品前) 杨学宁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职业画家,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主修国画。 虽然是党报的一名美编,杨学宁绘画创作的视野却很开阔,尤以表现女性见长。 年,他的一组《鲜花服饰与女人》创新画作,直接引发时尚界将花变成服装穿在美女身上的潮流,他也因此获邀去美国交流、学习。 杨学宁对色彩、颜料、光晕的大胆探索,使他的绘画从含蓄的国画走向开放的油画。 终于,时光来到年。 他选择—— 放下“铁饭碗”去追求“二次创业” 杨学宁与报业集团谈好,去做一名职业画家。这在党报的从业人员中,还极少见,放下“铁饭碗”去追求“二次创业”,他真的是受热爱驱动、兴趣怂恿,为了画出心中的画,他顾不得那么多了。 画什么呢?杨学宁在众多的题材中选择。 从事传媒业,杨学宁有着对新闻的敏感,也有着对绘画的执着。选择一个绘画的核心主题,是一个画家的智慧。 在不同画风中纠结,在不同主题里选择,最终杨学宁选择以芙蓉入画,且以画家之艺术生命与之捆绑,愿至天荒地老。 杨学宁心中有一个芙蓉的影子。 他在绵阳芙蓉溪边长大,千年前涪翁手植两岸芙蓉,让这里花脉旺盛、花气袭人。 来到成都,时常散见于野外、路边的芙蓉花,开于秋时、高挂树丛,艳丽风姿有,清纯摇曳有,如女性的各种美丽,都可以在这朵花里找到对应。 起初是到各处去观察花容花貌,却不经意间发现了蓉城难找芙蓉,蜀人少议芙蓉,官方不言芙蓉,家长未讲芙蓉…… 五代后蜀,国君孟昶为心爱的花蕊夫人在城墙上遍植芙蓉花的浪漫无人提起,花蕊夫人不惜以身殉情亦要执念于对心上人的思念、“芙蓉锦鲤”一个甘愿鲜血染故里也要拯救他人的美丽传说少人知晓,一朵表达浪漫爱意的本土“爱情之花”被淹没在庸常的生活里。 杨学宁笔下的芙蓉花越来越有人的精神。 (杨学宁与李长荣大使一道向智利普罗维登西亚市文化基金会赠送芙蓉花作品) 他绘画—— 以油画表现芙蓉,被称为“芙蓉画家第一人” 一花一世界,芙蓉高贵、雍容、温婉、优雅、清纯、欢快、热烈、润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意境、心境与世界。 芙蓉不与百花争春,绽放在万木萧疏的秋季,是临寒拒霜不畏艰难催人奋进的励志符号,是矢志不渝相守相望的爱情符号,也是祈福祝福的符号。 也许是媒体人的职业自觉,杨学宁把对这朵花的爱与让更多的成都人联结在一起。 为了宣传这朵花,他在植物园办图片展,建议并大力参与新春画展,在世界超模云集成都的画作拍卖上,将全场最高所得的35万捐赠给慈善事业…… 可以说,杨学宁在哪儿,芙蓉花和芙蓉精神就在哪儿。 在当代画界,以油画表现芙蓉,还没有第二人,他因此被称为“芙蓉画家第一人”。 杨学宁笔下的芙蓉花越来越有文化的魅力。 年起,杨学宁的芙蓉花走出四川、走出国门,去到了欧洲的法国、英国,去到了南美的巴拿马、智利、委内瑞拉,到了邻国缅甸。 来自东方古国西南中心蓉城的这朵舒畅绽放的花儿,感染了法国蒙彼利埃市的女副市长佩拉*大南女士,她说:“希望您今后到蒙彼利埃做芙蓉花作品展览”;打动了英国谢菲尔德市文化官员和艺术家;沟通了德国波恩国家艺术馆艺术总监。 在拉美,委内瑞拉国家博物馆,杨学宁5米巨幅芙蓉画作悬挂于馆墙,花态袭人;成都市花绽放巴拿马,奔放热情的芙蓉花让巴拿马艺术家感叹:美丽、震憾、成熟,惊人的作品;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沙赫特宫,主办方智利普罗维登西亚文化基金会执行主席加西亚女士说:“我特别喜欢杨学宁的芙蓉花。它们用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油画技法,表现中国特有的题材,非常有特色。”…… 在杨学宁携花与国际友人交流时,借助这朵花的魅力,他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情感流动无碍,共同对美好事物、对艺术作品的热爱,连结了他的芙蓉之旅。 (杨学宁与缅甸前总理钦钮先生在芙蓉花作品前合影) 他奔走—— 让芙蓉花回归蓉城的未来 年9月3日,“杨学宁芙蓉花艺术国际品鉴会”在成都成功举行。 杨学宁笔下的芙蓉花越来越有民族性和时代感。 出了国,才知文化的根和民族的爱。 杨学宁爱祖国,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也深知中华民族对幸福、对荣誉、荣耀的重视,在他眼里,芙蓉已化身为“福荣”的代言,传递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春节福倒,求的是一个好彩头。 过年新衣为荣,要的是一颗喜悦心。 假如,每位来成都的国内外游客,能想到去看熊猫、逛锦里、吃火锅后,也能再想到了解一下芙蓉花,买一样寓意“福荣”含义的纪念品回家,他们对成都的记忆会不会因此而更暖呢? 假如,每位来到成都的国内外游客,能满目所见芙蓉花,可以如大熊猫繁育科技全球领先一般了解芙蓉科技,也能看一场花的演出,感受艺术之花、文化之花的妙不可言,他们对成都的喜欢会不会更加深重呢? 年的开年,杨学宁多年为花奔走的努力,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成都市已在年下半年,对外发布了重现“花重锦官城”的“增花添彩”绿化规划,满城芙蓉花开,将成为现实。 杨学宁心里的芙蓉花越开越炽烈,这朵花回归蓉城的未来,让他感觉充满希望。 文章来源:川报观察,记者:张红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furonga.com/mfrpz/4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关于芙蓉花的误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